()提出的一个原理,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
简单性原理。
作为科学界最常用的准则,具体表述为:
如果多个理论同时都能解释某一现象,那么优先取利用假设最少的理论,这个理论被认为是最好的。
也就是说,
越简洁的推论可能性就越高。
柏格森哑口无言,
正如陆时所说,
既然缸中之脑无法破解,那就不要去考虑它。
柏格森无比佩服地说:“陆爵士,论知识、论气量,你都远胜于一般学者。”
陆时摆手,
“你过于抬举我了。古希伯来有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不信神,但我承认人类对自身思想局限性的无奈。很多思想实验是没有答案的。”
思想实验没有标准答案,
其目的在于,帮助人类以更实际的方式探索哲学概念,
当某人给出一个思想实验的答案时,他为什么得出这个答案和答案本身一样重要。
柏格森说:“陆爵士,你这样的大文豪,其实无须思考。”
陆时:???
“什么意思?”
柏格森给出解释:“你的使命是创作。以创作引发他人思考。”
玛格丽塔也在旁边附和道:“创作确实可以反应这类深刻的命题,《缸中之脑》、《蝇王》……甚至于《神曲》这种都能勉强算是,莎翁的那些作品更无需赘言。”
编故事就是这么回事。
以缸中之脑为例,
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名作包括:
《黑客帝国》、《盗梦空间》、《源代码》,
哪个不是如雷贯耳?
将这些作品写出,无论是还是戏剧的形式,都必然大火。
可惜,现在的陆时没那么多空闲。
他吐槽道:“公主殿下,你倒是会给我安排活。”
他环视一圈,
“你看看,满屋堆的这些读者来信。我还是老老实实写《哈利·波特》吧~”
玛格丽塔嗤笑,
“对对,我也这么觉得。这段时间,你尽量别分神去写其它作品了。省得让那些书迷看到,把你绑进小黑屋,用小皮鞭抽打着让你闷头苦干。”
“嘶……”
陆时倒抽一口凉气,
“小皮鞭?”
没想到公主殿下还懂这个。
柏格森也点头道:“我赞同。陆爵士应该赶紧把第二部《密室》写完。”
陆时:???
玛格丽塔:???
两人都懵了,异口同声地问:“原来,你也看《哈利·波特》?”
柏格森理所当然地说:“那是当然。如此风靡的畅销作品,哪怕我的英语水平很烂,我也会尽量读一读。更何况,陆爵士也没用什么特别难懂的单词或句子,我读得不怎么费劲。”
玛格丽塔对陆时微妙地眨眨眼,
“我说什么来着?这就是全年龄段的威力。”
柏格森“嗯”了一声,
“确实全年龄段。就连我的爷爷都看《哈利·波特》。他还尝试对自己的牙齿使用‘repro(修复如初)’来着,结果发现自己是个不会施法的哑炮。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的英语发音不标准。”
陆时和玛格丽塔听得大笑。
柏格森又好奇道:“话说回来,《哈利·波特与密室》中,邓布利多为什么要聘请草包洛哈特当黑魔法防御课的老师?”
陆时被问得无语了,
“……”
没法回答。
因为对方可能真的问到了剧情bug。
原作者罗琳大概是没想好,让邓布利多说出过十分离谱的话:
“自从我拒绝了汤姆·里德尔出任黑魔法防御术课的教授以来,就没有一个人能在这个岗位上待过一年。”
(ps:不是前两部)
按剧情,汤姆·里德尔1954年到校求职,
而《密室》发生于1992年,
也就是说,将近40年,每年在这个岗位上损失一位教授。
如此高危的职业,能请到人就不错了。
当然,长篇会出现此类问题也属正常,毕竟连罗琳自己可能都没想到会一写七本,本本卖爆。
陆时只能说:“这个问题在系列后续的作品会揭晓。”
柏格森“啊……”了一声,
“说起来,我听庞加莱先生聊起过,全系列你准备写七本?”
陆时点头,
“是。”
柏格森低声道:“那你可得快点儿写。陆爵士,我这不是催更,我是替我爷爷说的。”
玛格丽塔和陆时再次大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