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偏向收缩的防守当然也给了勇士外线出手的机会,克莱-汤普森第二节三次命中三分球,出手又快又准。
不过快船队依旧靠着非常高的进攻效率,在第二节始终保持5分以上的领先优势,牢牢压制住勇士。
当对抗来到快船、勇士这个级别时,双方的战斗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战术上的对决,更多是战略和思路上的比拼。
论个人能力,双方都非常强,勇士即便少了一个凯文-杜兰特,快船少一个保罗-乔治,阵容上对其他球队依旧是碾压级别的。
打其他实力弱的球队,双方都不需要讲什么思路不思路,正常的打,靠球员个人能力和正常的战术跑位,就能击败对手。
可高手过招,个人能力不相上下,状态也都很好,战术、阵容谈不上克制不克制,那就要看思路,看策略,能不能让球员们打得更舒服,能不能更好针对,在整场的进攻、防守的效率上压过对手一筹,而不只是着眼于某几个回合的胜负。
闵聪达在几个月前说服老板谢莉-斯特林一起收购体育科技公司WSC并不是单纯为了投资赚钱,还在于闵聪达知道这类神经网络AI科技在未来大有前途,会对很多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就包括体育运动行业。
WSC公司的软件能够准确捕捉比赛录像中球员的动作,进行识别、分类、统计,如果再进行一定编写的话,还可以对整场比赛进攻、防守的各项情况进行非常精确的分析。
比如一个球员在哪个位置,以什么样的姿势出手,进球的成功率最高。
或者对手的某个球员,在某个位置,习惯性以什么样的脚步发起攻击,投篮的比例是多少,突破的比例是多少等等。
在美国体育联盟,数据分析进入职业比赛最早是从棒球开始的,而且效果很好,因为棒球的数据统计种类多,且比赛比较静态、孤立,趋近于回合制游戏,好像棋类,分析起来会很有用。
而篮球动态性更强,光一个回合的统计就有不同口径和不同方法,普通的数据分析无法展现比赛全貌。
只有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进行分析,才能将比赛拆解、还原到一个更加微观、细致的形态。
闵聪达在上任快船主教练之前,就一直在做相关准备工作,花了许多时间和WSC的工作人员一起研究比赛,重点研究快船自己和勇士。
其中,关于比赛分析的算法,对一些数据的权重分配,是闵聪达亲自参与调试的,不同场次,不同球队,他会给出不同算法权重,进行不同分析,这点让WSC的几个创始人非常惊叹,这个人对篮球的理解真的是深刻。
而这种分析带来的转变,是执教理念上的重大变化,史蒂夫-科尔,以及NBA球队其他教练可能还没有感觉到。
比赛进行到第二节中段,闵聪达将安东尼-戴维斯替换下场,这小子今天累够呛,第一节一分钟没休息,打到第二节中段才下来,一口气打了快20分钟。
看着安东尼-戴维斯累的满头大汗,闵聪达鼓励他道:“你歇够久的了,多打打,对得起你的工资。”
小加索尔替换上场,兰多夫也重新登场,而外线,快船用了利文斯顿、巴特勒加上哈登,这显然又是一个比较慢的阵容。
闵聪达将哈登叫到场边,示意他压住节奏,和勇士磨阵地,多造犯规,不要给对手打出反击的机会。
哈登点头表示明白,这一切都是赛前布置好的,快船整体要按照慢-快-慢-快,这种有节律性的状态,从第一节一直打到第四节。
至于勇士怎么打,是勇士的事,闵聪达绝对不会被科尔和勇士牵着鼻子走,能不打逆风局,还是不要打逆风局比较好。
哈登听从闵聪达的安排,已经打了一节多无球的他,开始放慢节奏,把球收在手里,挡拆,突破,挡拆,突破,你要是收,我就外线扔三分球。
如果说库里是快船战术的基石,那哈登就是独立于快船战术存在的奇葩,他进攻感觉一旦起来了,就是一个人打一个队。
有他在,快船队在战术疲惫期,或者乱战阶段,一样能够保持非常高的进攻效率,不管1分、2分还是3分,这小胖子都擅长。
勇士试图把节奏带起来,利用防守反击追分,科尔还加强了防守轮转速度与强度,意图在半场结束前将比分追平。
可是快船前场篮板拼抢依旧凶狠,兰多夫、小加索尔和哈登都全力拼前场板,就算没抢到,也要犯规干扰勇士反击。
勇士被迫拖入阵地战,阵地战,快船今晚的比赛坚持一对一单防,没有杜兰特这个超级攻坚点,勇士的进攻显得“我办法很多,但好像都没有什么用”。
詹姆斯、利拉德能够依靠个人能力拿分,可是你拿2分,快船拿4分,你进一个3分,快船也进一个3分。
勇士的进攻始终不流畅,快船一直牢牢守护篮下,不给勇士轻松得分的机会,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