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胡季犛把这些日子在《永乐大典》编修组听到的话挑比较有印象的,又复述了下。
纯粹阴阳怪气的,那就是“颇见推许,亦有微词(我不服但是我捧杀)”,“老宿推服,末学惊骇(我们不敢说话罢了,座下年轻人代表我们反对)”。
有些条理的,那就是“一人之派不应自歧”,也就是不认为存在“两个孔子”这种现象。
至于稍有论据的,则是认为“将孔子的学术谱系按经文专项来分,两汉确实存在,但要是按地域来分为燕赵、齐鲁,则是大谬,又非《明报》之武侠划分派别”。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但他们说话没用。
原因也简单,有骨气你修《永乐大典》别领钱署名啊!
“《永乐大典》这第一卷,就快要修好了,盛世修书,大明的国力,真是让我们望尘莫及。”
胡季犛一时感叹道:“非止是《永乐大典》,这注六经,同样是靡费巨大的工程,安南怕是一个都支撑不起来,你们说,若是没有姜星火弄得这些钱,便是大明,又能禁得住如此花费吗?一年折算成白银有几百万两,真是想都不敢想。”
两个儿子都有些默然,这种肉眼可见的差距,实在是太让人绝望了。
尤其是跟被打退回了半封建社会的安南国不同,大明还在前进的道路上高速狂飙着。
虽然不知道这台战车会最后超速解体还是平安停下,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挡在前路上的事物,都会被碾成齑粉。
那么,驾车的姜星火在干什么呢?
此时姜星火正在探望光荣负伤的解缙同志。
解缙躺在病榻上,嘴唇有些苍白,见姜星火亲自提着两袋米来慰问他,挣扎着就想要坐起来。
“国师!”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慰问时。
当着手下《明报》记者们的面,解缙声音洪亮地表示,还能再为大明奋斗五十年。
记者们回去编稿子了,屋里的热闹和喧嚣渐渐散去,只剩下了姜星火和解缙两个人。
“国师,我只有您这么一个知己好友.”
“停停停!”
看着解缙拉着他的手试图发动技能献祭他,姜星火赶紧叫停。
“有话我就跟伱直说了。”
姜星火今天来,就是为了与解缙商量他的这件事,解缙此番英勇负伤,极大地推动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巨额贪墨案件的侦破,为210万两的政治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玩命的勾当。
对于有功之臣,朱棣不能不赏,姜星火也不能不表示,毕竟解缙这是把脑袋挂到裤腰带上博前程,如今事成了,要是不兑现,那以后也没人跟你混了。
“考成法和京察的结果,都要出来了,年后朝廷肯定还有一番变动,你呢,好好养伤,伤养好了,要大用!”
姜星火很少说这种很肯定的话,如今从对方口中得知,解缙顿时喜不自胜,知晓自己升官的事情,怕是九成九有谱了。
“现在礼部、刑部、工部,这三个部的右侍郎都出缺。”
解缙还没来得及高兴,姜星火就话锋一转:“所以朝廷会考虑从九卿里平转或提拔(九卿官职从正三品、从三品到正四品不等),到时候就会空出位子来,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或者是通政司的那两位,都可能动一动,他们空出的位子,就轮到你了。”
好吧,解缙其实转念一想就知道,哪有那么容易一步登天到实权侍郎的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呢,哪怕是以前内阁七人众里最得圣眷的金幼孜,这时候也不过是审法寺少卿代理寺卿,还是没迈入三品的门槛,离得还有一段距离呢,自己能追平金幼孜,再卡个身位先一步进侍郎,那就是一步快、步步快了。
念及至此,解缙更加坚定了抱紧姜星火大腿的决心。
毕竟,跟了姜星火以后,他升官的速度可比跟着老恩主董伦快多了。
董老头?真不熟。
“我听说刑部的纸劄,现在传的沸沸扬扬的.”
姜星火想走,解缙拉着他的衣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收回各部门采购权这种事,其实挺犯忌讳的,毕竟是动了大家的利益,那可都是小金库。
但规范采购,对于朝廷整体而言,其实意义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促进商业的繁荣发展。
毕竟要是开个店,就天天被各个部寺薅羊毛,那除非后面背景很硬,不然是都开不下去的,而且这种白嫖和薅羊毛的现象,由于各部手里有采购权,是一个普遍问题。
先规范所谓的“吃拿卡要”问题,把朝廷各部寺随便伸出来的手都给剁了,然后重点维护商道,合理设置税卡,把整个大明的营商环境塑造好,才有正向循环钱滚钱的可能。
商业贸易越发达,朝廷能从商业上收的税就越多,这一点已经从北宋朝廷那里,得到了明显的认证。
从负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