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在听完了孔文华所有的话之后,才知道这玩意这么不好伺候。
“整地之后,便可以开始开植蔗沟。”孔文华解释道“开植蔗沟使甘蔗种到一定的深度,便于管理。这也是甘蔗和其他的作物不同的地方。”
蔗沟的宽窄、深浅要因地制宜。按照营地这平阔的地貌,一般20厘米左右深就足够了,沟底宽20-25厘米,沟底要平。
“接下来就能够直接下种了?”水谷问道。
“对。
我们如果能够选择道大田生长较好新植蔗作种,那是最好的。
因为新植蔗生长后劲足,蔗梢中可溶性养分较多,蔗芽萌发力强。
如果种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种。选好留种田后,应加强甘蔗生长后期的水肥管理,使蔗梢吸收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播种后蔗芽萌发生长。在砍收时进行株选。
选择直立、茎粗、未开花的蔗株作种;剔除混的品种,以保证良种的纯度。”
说罢,孔文华看了看石昊,又看了看石昊手中的世界书。
石昊当然没有意见的让孔文华说下去。
“接下来就是砍种了。
甘蔗的种苗由于含蔗芽数目的不同而有单芽苗、双芽苗和多芽苗之分。
我们在生产上应该采用双芽苗,不要、或者少采用单芽苗和多芽苗。
因为多芽苗由于顶端优势的关系,一般上位芽先萌发,上位芽萌发后会诱发生长素的产生,对下位芽的萌发起抑止作用。导致萌芽不整齐。这种现象,芽数越多越严重。
而单芽苗这边,虽然不存在顶端优势的影响,但由于芽的两端都有切口,易干旱失水等危害,所以也不应该采用。
最后,双芽苗就没有这些问题,它们的顶端优势影响不象多芽苗那样严重,且种苗中间有一个完整的节间,不象单芽苗那样容易失水等危害。萌芽率高,萌芽比较整齐。”
听到孔文华的话,石昊和水谷都连连点头。
石昊虽然没有听懂,但连连点头是因为他实在太佩服孔文华的博闻强记了。
而水谷是真的听懂了。
“种苗处理还是甜菜一样?”水谷问道。
“不,不,不。晒种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浸种消毒和催芽有些不同。”孔文华说道。
水谷和孔文华交流,石昊和山成周相互对视。
石昊:你听懂了吗?
山成周:你不也没听懂嘛,得意什么?
“甘蔗的浸种处理,只要使得甘蔗的苗吸收充足的水分使种苗从相对休眠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促进种苗的萌发就好了。
我们一般把整捆的蔗种放入清水中浸1到2小时候后,捞起,剥叶、砍种。
甘蔗的催芽一般用堆集法和堆肥法两种。
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先铺上一层大约10厘米厚的半腐熟的肥料,然后放一层20-25厘米厚的种苗,接着放一层肥料,再放一层种苗。
如此反复,堆3到4层,堆高大约1米,堆长和宽大约1.3米,在堆的四周盖一层10厘米厚的厩肥,再用稻草、蔗叶、泥浆或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堆内的温度。
堆肥湿度控制在手握不成团为度。
封堆后需要经常检查堆内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三十度左右,即用手摸感到热乎但又不烫手为度。催芽程度以根点突起就行了。
只要避免胡须根,催芽就算是成功了。
催芽所需时间大约是3到5天。催过芽的种苗,下种时蔗田要保持湿润,如果土壤干旱,已萌发的根和芽会失水干萎,出苗率反而降低。”
这些小诀窍,以前是绝对没有人会告诉水谷的。
所以当孔文华一说起,水谷连连点头,就像是认识了多年的知己。
“那多久下种了?种多少?怎么管理?”水谷连连抛出问题。
“按照我们营地现在的情况,应该是早种能够早生快发,只要充分利用高温多湿的生长季,延长生长期,就能增加株高和茎粗,为高产创造条件。
至于种植密度,这与甘蔗产量有密切的关系。
如种植过稀则有效茎数少,产量不高。过密则株弱茎细,死茎增多,蔗糖分低,亩产糖量也不高,因此可能这需要你细细琢磨。
毕竟这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时间。
至于田间管理就更简单了。
和大米他们一样,只要保证甘蔗全苗,就能获得高产。
如果出现了差错,做好查苗补苗工作就行。
在补苗时期,如果在萌芽基本结束,蔗苗长出3到5片真叶时,发现缺株断行达50厘米以上的就要及时补苗。
还有就是拔除过多分蘖,减少养分消耗,使蔗株分布合理,生长健壮。
除蘖原则可归纳为五去五留,即去弱留强,去密留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