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对方说的后面输了在还回去,抱歉,作为穿越者是不可能输的。
而反观朱厚照,风风火火的冲进了东宫:“快!给本宫准备笔墨!”
他准备把苏天写的文章,照抄一便后交给弘治皇帝看看。
有了好东西的小孩,都忍不住要跟大人炫耀一番。
他也想父皇多夸夸自己,毕竟哪个孩子不想得到夸奖。
但事与愿违的是自从他长大以后,弘治皇帝忙于国政虽对他管教的少,但见面也多是打骂为主。
一副看到他就觉得不成器的样子,也让朱厚照变得十分叛逆。
“殿下,那边过来传讯,说陛下今天不来东宫了,要你好生读书,文章让人送过去便可。”过了1个时辰,刘瑾走来说道。
“额……无趣,我去骑马射箭了!”等待着他父皇夸奖的朱厚照,就这么空欢喜了一场。
叹了口气后,将手中的文章随手往桌上一扔,又去找新的乐子。
刘瑾将文章收好后,交给管事之人送去给皇帝看,至于皇帝能不能看到,那就不知道了。
……
紫禁城,暖阁。
入夜很久,几个等待传唤的小太监偷偷打着哈欠。
此时的弘治皇帝朱佑樘,正在跟几个内阁重臣商议国事。
作为明朝皇帝中,能和汉文帝和宋仁宗相提并论的好皇帝。幼年多难的朱佑樘身体一直不好,过大的工作强度也掏空了他现在的身体。
三十五岁的年纪就一头灰白的头发,深夜也不敢早休息,生怕耽误了国事。
此时只听他说道:“前几日校阅,亲军府送来了二十多篇文章。朕这几日,都在想着平西南之事,哎……西南之患,实乃我大明旧疾。
我出此策论,也是想看看这些参加文试的功勋子弟,有没有人能出其不意提出良方。”
坐他下面的朝廷重臣刘健说道:“是啊,这百年来,我朝平叛了一次又一次,虽然次次都是胜利,却还是年年接到接二连三的叛乱消息。真叫人头疼不已。”
另一名重臣谢迁也说道:“陛下,那些校阅文章,可有好些的?”
他说这话,也就是随口附和一下皇帝。
其他人也是微微笑了一下,很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那感觉就是互相在说:以当今可以和三杨相比的几个内阁名臣,尚且都没有找出治本的良方,这一群纨绔子弟能指望他们干什么?会写字都不错了。
毕竟功勋子弟们,经历了这些年的休养生息,早就变成了一帮子酒囊饭袋了。
只见朱佑樘叹了一口气道:“诶,只能说尚可而已吧。”
一句很含蓄的尚可,道尽了其中心酸。
见没人再说话,皇帝看了下天色说道:“也罢,诸卿也操劳许久,早些回去休息吧。”
听到这话,几个重臣起身道:“臣等告退。”
几人刚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一名小太监走到朱佑樘的桌前斟茶。
担心小太监打湿文章的弘治皇帝,将茶盏往对方那边推过去。
眼睛一瞥看到了桌前好像有个份没看过的文章,折叠起来放在他的桌头。
这是什么?朱佑樘问了一句。
“回陛下,这是前天东宫送来的,应该是太子写的策论文章。”小太监躬身回道。
前天?弘治皇帝好像有些印象了。
本来是打算前天下午去考校一下那不孝子的,结果有边疆军情,跟内阁讨论到深夜也就忘了此事。
也罢,就打开看看吧。朱佑樘拿起来准备打开看。
几名重臣听到是那顽劣太子的文章,也没有兴趣留下,就都朝着门外走去。
朱佑樘自己的种自己清楚,对这个儿子他本就没抱多少希望。
现在自己的努力,就是打算给儿子留下夯实的根基,不至于他到时候皇位不稳。
喝了一口茶后,他打开了文章,那标题四字“改土归流”就让他双手猛地一颤。
纵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弘治皇帝,早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
此时面对只看了前面短短几行字之后,也忍不住惊呼道:“这……不可能!”
刚走到暖房门口的几名内阁重臣,从来没没听到过弘治皇帝如此失态的惊呼。
纷纷停下脚步退了回来,想知道何事才能让陛下震惊到这种程度。
但当他们看到弘治皇帝手里的文章时,互相对视了一眼,那眼神似乎在交流:难道是太子的文章?不会吧?
弘治皇帝也在位十六年了,看过关于平定西南的文章无数。
但那些文章大多都是阐述如何安抚土著,如何剿灭叛乱,如何练兵屯粮,如何……诸如此类一些列管杀不管埋的方法。没有一个能将要害解决清楚的。
可是他手里这文章,单凭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