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派以商容为首,保守派则隐藏在暗中。
经历过刚才的事情之后,保守派虽然损失了两员大将,干脆也摸清楚了帝辛的态度。
但也正是如此,更让保守派的众人绝望。
毕竟有帝辛的大力支持,改革势在必行。
任何胆敢阻挡在这股大势面前之人,都只有一个下场,被彻底碾成碎片。
一时间,朝堂之上不少官员纷纷收起了小心思。
甚至还有的人直接打定主意,下朝之后就向改革派靠拢。
就在满城文武心思浮动之际,礼部尚书孙阳一步跨了出来,现世行了一礼,随即缓缓开口道。
“启禀大王,再过半月,便是大王的生辰,不知大王欲如何操办?”
此话一出,帝辛顿时楞了一下,生辰吗?
帝辛还真没这个概念。
前世的他,便常常忘记自己的生日,更何况是今时今日。
大劫临近,事物繁多,帝辛那还有心情过什么生辰。
就在他准备一切从简之时,突然一道灵光在帝辛的脑海之中划过。
一直以来,帝辛对于八百诸侯都极为不满,不仅因为他们占据了大商的国土,让自己无法获取国运。
更关键的是,明知道这是一群白眼狼,迟早会背叛,但却找不到理由收拾他们,实在是让人烦闷。
而眼下的生辰倒是一个不错的借口,当下,帝辛脑海中的思绪快速转动,眼中则闪过一道道精光。
“孤的生辰吗?礼部负责拿出一个章程来,孤要与天同庆,另外,传令八百诸侯,让他们一同前往朝歌参加孤的生辰宴!”
“正好上次,孤与各大诸侯照面不多,这一次却是能好好聊聊。”
帝辛,语气随意的说着,谁也看不穿他心中的想法,更无人知道,此刻他的心里正策划着一个惊天计划。
朝会进行了一个时辰,处理完一切事物之后,帝辛宣布退朝。
而六部也开始了新一天的运转。
礼部。
孙阳快步走进了礼部衙门,为帝辛的生辰大典布置起来。
作为大商之主,帝辛的生辰是当下大商的头等大事,一切都要提前安排妥当。
虽然还有半月之久,但为了确保不出差错,自然要提前准备。
特别是此次,帝辛打算邀请八百诸侯赴宴,更让孙阳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两个时辰之后,一匹匹快马从礼部之中奔腾而出,这些是负责送请柬的使者。
使者共有八十人,乃是孙阳特地从军方抽调的士卒。
而就在朝歌派出使者之时,西岐之外,一名身穿蓑衣麻布的老者,杵着一根竹棍,一步一步的走进了西岐。
姜尚下山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往西岐,而是开始游历大商各地。
他本以为,大商会很混乱,否则为何西岐当兴?
但事情却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大商百姓安居乐业,吏治清明,特别是随着前段时间,大商官场上人头滚滚。
更是让各地的大商官员尽心尽责,治下的百姓虽然不敢说夜不闭户,但脸上也充满了笑容。
因此,随着见识的越来越多,姜尚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到最后他干脆放弃了游历大商,直接前往西岐之地。
西岐城门口,姜尚排队等候,看着进入西岐的百姓,每人都要交上一刀入城税,姜尚的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
这时,排在姜尚前方的一名樵夫,此刻一脸嘟囔的碎碎念道:“一担柴卖十刀钱,入城税一刀,贩卖税一刀,本地税一刀,唉,又不够钱给娘买药了。”
听到这话,原本没打算开口的姜尚,顿时忍不住皱眉道:“小哥,老夫从大商而来,没听说有这些税收啊?”
听到这话,樵夫回头看了一眼姜尚,见他已是古稀之年,当下语气不由柔和了不少。
“老丈有所不知,西岐乃是西伯侯的封地,归西伯侯管辖,与大商的制度并不一样,所以两者间的税收也不相同。”
话落,姜尚的眉头却并没有舒展开来。
“但据老朽所知,大商境内,如同你这般砍柴的樵夫,不需要交税,唯有那些商户才要交税呀。”
此话一出,姜尚后面的一名年轻人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丈这是活在梦里吗?”
“我们西岐的税收已经是整个大商最低的了。”
“我听说,大商境内,商王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治下百姓苦不堪言,甚至还有人衣不蔽体,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话落,人群中顿时传出了一阵笑声,显然极为认同年轻人的话。
见状,姜尚也不与之争辩,而是话风一转道:“小哥是从那听说的?竟然知道这么多的事情,实在厉害。”
姜尚的夸赞,瞬间让年轻人脸色变得有些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