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按照南门航天公司的设计指标,可回收的一级火箭在不经过翻修的情况下的使用寿命是十次,如果经过翻修的话甚至能够提升到二十次乃至更多。
传统航天机构里两三千万美元成本的一次性一级火箭,用一次就没了。
南门航天里一两千万美元成本的可回收一级火箭,能用十几二十次,折算下来单次成本不过一两百万美元。
如此情况下,传统航天机构怎么和南门航天拼成本?
拼不过的!
南门航天的发射报价只有传统航天机构的一半左右,但是依旧能大把赚钱—因为实际成本更低。
这个时候,孟文伦对着右边的一台发动机道:“右边的是我们进行了技术改进后的B型,目前已经开始量产,装载在我们的六号一级火箭以及后续火箭上,下个月我们的发射计划就会采用六号一级火箭!”
“主要是现役的三枚一级火箭,还需要根据之前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升级,发射计划要推迟。”
“我们的发动机也好,箭体也好,回收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等等,都是在走一边用一边改进,快速迭代的技术路线!”
孟文伦说着的时候,笑了笑:“工程师们对此有些担心,但是我觉得搞技术研发吗,都差不多,以前我们做机器人,做手机都能这么做,没道理这火箭不能这么搞!”
听着孟文伦的话,后头跟着的不少工程师们沉默不说话。
说实话,其实他们都不太支持孟文伦的这一套理论,毕竟火箭这东西太高大上了,结果你孟文伦把整个项目拆分,然后用普通商业科技的模式来搞研发,说实话他们觉得有点不靠谱。
但是孟文伦是CEO,有着绝对的权限,哪怕是邓飞跃这个五号火箭的总设计师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定。
同样,这其实也是徐申学把孟文伦从智云集团调到南门航天的核心原因。
他就是要让孟文伦过来,然后扭转南门航天里一大票从传统航天公司跳槽过来的工程师,管理人员的观念。
很多人总是觉得火箭这东西是很高大上的东西,昂贵并且是高精尖技术。
但是徐申学就是要让孟文伦告诉他们:火箭这东西,也只是个工业产品而已,而且还是可量产的工业产品,没那么高大上!
真要说起来技术含量,徐申学甚至都不认为这个五号火箭的技术含量,能超过自家的S12手机。
五号火箭的一级火箭可回收技术并没有什么不可跨越的技术障碍,成本控制就更没啥好说的了,换其他商业公司来一样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
但是S12,别看它只是个几千块的手机,但技术含量绝对是现代科技下的巅峰产物。
光是里头搭载的S303芯片,就代表着当下人类文明最巅峰的技术水准!
芯片这东西,绝对是人类制造出来最科幻的工业产品,它不仅仅先进,并且还足够便宜。
怎么形容芯片呢?
大概就是把一个超级城市微雕在一枚一百平方毫米左右的芯片里,然后几十块,几百块钱卖给普通人!
便宜一些的落后制程的芯片甚至只需要几块钱!
光是听上去就让人难以置信,跟科幻片一样。
事实就是如此。
而南门航天的5号火箭,基本上也是属于纯自主可控的,但是搞火箭,可不需要徐申学特地去搞什么晶圆厂,搞半导体设备等等。
五号火箭整体的技术含量,是远不如当下先进半导体的。
原时空里自从太空探索公司获得了成功后,一大票商业火箭公司陆续冒了出来,陆续也弄出来了可重复火箭。
但是芯片呢,技术难度最低的设计领域,先进的手机SOC芯片设计也没几个公司能够搞得定啊,全球也就那么几家巨头企业,国内就只有一家。
而芯片制造领域乃至更关键的半导体设备领域就更难了。
当然,就算是不如先进半导体,但是重复火箭的技术难度也不是什么国家或企业就能搞的,想要和南门航天公司这样直接弄个五百度吨级别的可回收火箭,能够难倒一大片国家和企业。
东西难不难,得和什么进行对比!
而对于徐申学而言,他又不会去找什么落后国家,普通企业进行对比,他对比的对象都是自家的一些企业,要么是一些国际巨头企业。
这平日里玩的都是几十亿几百亿美金投资的半导体相关产业以及电子消费产业以及电动车,人工智能这些东西。
至于火箭,对于当下的徐申学而言,说白了就是个大玩具……
有钱人玩火箭嘛,也没啥好稀奇的。
所以徐申学才会有这种感觉,但其他人嘛……那就难说了。
————
孟文伦带着徐申学看过了这一排的火箭发动机后,又带着徐申学去看了隔壁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