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及第,于皇帝和朝臣来说都是一件很值得赞颂的事。
但考官中只他一人如此认为,其余人都认为薛韶利用科举告状,破坏了科举制度,应该取消他的成绩,甚至要严惩他,以儆效尤。
“若不严惩,将来谁有冤情就来闹科举,国家还如何取士?陛下,无有规矩不成方圆,有冤就去大理寺,去刑部,去都察院,再不济,还可以敲登闻鼓,就是不能来大闹科举!”
杨溥:“他若文不对题,另起一张写状纸,这是告状,但他破题行文旨在回答考题,只不过列举之例有争议罢了。”
“杨阁老,他是薛瑄的侄子、学生,还特意提早交卷引起注意,薛瑄之案早有定论,他特意以此为范例,不是告状是什么?”
“那么,薛瑄之案是否真的没有冤情呢?”
此话一出,众人沉默,不少人偷偷去看皇帝,和站在皇帝身边的王振。
一直沉默的皇帝掀起眼皮反问他们,“是啊,薛瑄之案有没有冤情?”
王振跪下,考官中亦有两个跪下,他们一个是大理寺卿,一个是都察院右都御史。
皇帝轻哼一声,正要说话,一个考官提醒道:“陛下,明日就要放榜了,还是定名次要紧。”
他道:“既然薛韶有争议,不如先将他放到一边,先定下前三名,若陛下和众考官认为他可取,将他放在三甲末尾便是,若认为不可取,再落选不迟,如此也不会影响到别的考生。”
杨溥着急阻止:“不可,这对薛韶不公平。”
“杨阁老,今科取士一百五十人,若再不定下名次,那就是对一百五十人不公平,是只对一人不公平,还是对一百五十人不公平,您选。”
“你!”杨溥着急的看向皇帝。
皇帝垂眸思考,微微颔首,让他们先排除薛韶定名次。
去了薛韶这个有争议的项目,余下的名次就好定了。
天黑之前,名次就定下来了,只是薛韶的去留还是未定。
皇帝一言不发,默默地走出大殿,甚至没带任何一人,自己走上宫里的观星台,居高临下的看着整座皇宫,整个京城。
他的目光不由的望向诏狱,望向远方,似乎想要穿透黑夜看到更远、更广阔的地方。
第二天,殿试张榜,所有考生有序的进宫去听榜。
和其他考试榜单不一样,殿试的榜单是靠念的,由皇帝一个一个念出来,再由阁门传于阶下,最后由卫士齐声高呼其名,等同于昭告天地,仪式感拉满。
也是因此,凡是考中的,不论名次高低,皆志得意满,满怀抱负。
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薛韶依旧站在第一排的中间。
皇帝展开金榜,扫了一眼便抬头道:“二甲传胪——薛韶!”
薛韶惊讶的抬头,顿了一下,反应过来,立即上前一步,恭敬的抬手。
皇帝将金榜递给曹吉祥。
曹吉祥捧着金榜交给薛韶,压着薛韶的手沉了沉。
薛韶微微抬头看向他。
曹吉祥冲他微微一笑。
薛韶的心一下安定了,他捧着金榜走到大殿右边,目光快速在大殿内一扫,没看到王振,便收回心神,展开金榜,开始唱名。
所谓传胪,干的就是这个活,把二甲的名字一个一个念出来,再由阁臣们一个一个往下传,传到外面,卫士们再齐声高呼其名。
这一刻,考中的考生名字响彻天地,就好似在昭告天下一样,仪式感满满。
人生有此一次,足矣!
薛韶念完二甲的名字,皇帝便开始点三甲传胪,即三甲第一名,由他立于殿外右侧念三甲的名字。
最后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由皇帝亲自宣名。
唱名仪式持续了一个时辰,一甲三名一出来,立即有礼部官员上前簇拥他们离开,换上衣服,戴上花,立刻就上马游街去。
其余考生可以选择跟着去凑热闹,也可以留下,等晚一些参加宫宴。
这是礼部举行的进士宴,就在皇城内举行,一般来说,皇帝也会出席。
这可能是很多考生这辈子唯一一次近距离和皇帝接触的机会。
因为有的人,官当着当着,可能就不见了。
薛韶站在一旁,不少与他相熟的考生涌上来与他道喜,“恭喜薛兄,恭喜薛兄!”
薛韶笑着抱拳,“同喜,同喜。”
“可惜怎么不是状元,好歹也当得个探花吧?你都是解元和会元了,怎么也不该是第四名啊。”
薛韶笑道:“可见朝廷取士公平,没有因为好听的名声就取我为状元,定是我的卷子写得不及他们。”
“薛兄,你是怎么破题的?”
“哎呀,名次都下来了,这时候对答案还有什么意思?快别论了,薛兄也不要丧气,虽然只得传胪,但传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