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可能,冬至到立春,天地以阴气盛,咱们受不了,但一些特殊法门更适合。”
“算了,不关咱们的事。”
“师兄你明年回山吗?”
“不了,吵吵闹闹还不如这里清静…”
…………
“到了,就在此地。”
穿过峡谷后,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半山腰上出现一座石台,崖壁上有座洞窟,石门紧闭,就连外面的石雕也十分古朴,颇有些汉时风格。
石台前方便是悬崖峭壁,凛冽山风呼啸,云雾翻涌,远处能看到一座大河奔流而过,中央有座堆砌石堰,将河水分开两半。
“都江堰?”
李衍看到后,有些诧异。
“没错。”
灵云子微笑道:“此地便是当年赵灵官修行古洞,出门便可观澜,气象万千。”
“先天罡煞之气汇聚,虽然是福地,但一点儿也不比青城山上的那些洞天差。”
“下面就是灌县,可惜二位来的不是时候,若是清明时节,便能看到蜀中百姓祭祀川主,满江渔火,彻夜不眠。”
李言闻言心中一动,看向王道玄。
他没想到,距离灌县如此之近。
王道玄也心领神会,抚须微笑道:“既然来了,自然不能错过,待修行结束,正好去祭祀一番川主,此地可有道路通往山下?”
“有一条小道,比较隐秘。”
灵云子不疑有他,点头道:“二位随后可询问守山的师弟,他们会指点你们位置。”
说罢扭头看向李衍,面色有些凝重,“李少侠,如今这时节阴气盛,你修酆都法正合适,但此地却有一点需小心。”
“道友请讲。”李衍连忙询问。
灵云子指向前方,“那边水龙地势升腾,虽说气象万千,但罡风也重。”“尤其这时节,到了夜晚简直不能待,一晚上就能把人冻僵,所以不能安排护法。”
“还有修行之时,也得扛得住罡风,但只要能撑过去,便好似伐毛洗髓,存神建楼也更稳固。”
“无妨。”
李衍沉思了一下,开口道:“既如此,王道长就提前下山吧,我一个人就行。”
王道玄点头道:“也好。”
他知道,李衍是不放心沙里飞那边,让他提前一步汇合。
听二人对话,灵云子有些诧异。
他原本想说,让王道玄跟那两名守山道人在茅草屋里待一宿,却没想到王道玄要直接下山。
恐怕另有他事。
虽然有所猜测,但灵云子也是人精,岂会随意打听?交代了一番后,便带着王道玄先行离开。
二人走后,山坪上立刻变得冷清,唯有狂风呼啸,吹起雪翻卷。
无错版本在6x9x书x吧读!6x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读
李衍扭头看了看远处都江堰,便转身来到洞窟旁,轰隆隆推开石门,将东西全部搬了进去。
果然是古老修行者的洞窟,面积并不大,却好似天生地造,形成个丹炉状的球形空间。
里面陈设也很简单,只在最中心部位,建造了一座八卦阴阳台。
李衍将东西全部摆好。
六十四盏莲灯,分别放在八卦方位上,且摆设出卦象模样,黄表、符纸、香炉,一个都不能少。
更关键的,是那座“白玉京”摆件。
李衍将其放在最中央。
咚!
随着石门关上,风声也随之变小。
四周顿时陷入黑暗。
李衍也不在意,盘膝坐下,入定养神。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
正如灵云子所言,此地夜晚罡风更大,即便石门严丝合缝,也能听到洞外风声呼啸。
不仅如此,洞内也开始刮风。
这是股阴寒的冷风,虽然缓慢却彻骨难耐,肉眼可见,地面和石壁上,竟然开始凝结白霜。
李衍没有理会,依旧闭目盘膝。
他一呼一吸,周身筋膜鼓荡,体内隐约发出雷鸣声,每次呼吸,都吐出一道箭形白气。
这是内家功夫练到高深境界的体现。
身体好似火炉,不惧严寒。
若是武功再高明一些,甚至无需运劲,都能无惧寒暑,大雪天穿着单衣也没事。
待到子时,洞内更加寒冷。
地面甚至覆盖上了一层冰霜。
洞天福地,本就是罡煞之气汇聚之所,天然形成小局,自行流转。
如今这时节,天地之间阴气盛,煞气也更浓郁,加上罡风影响,便出现这种异象。
每晚白霜寒冰出现,白天自行消散。
李衍猛然睁眼,吹亮火折子,将莲引魂灯一一点燃,山洞内顿时亮了起来。
但煞气流转,凭空生寒风,六十四盏引魂灯也变得摇曳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