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他没有应对之法,他在朝堂上二十来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但他此时不敢有过多的动作。
因为林云紫背后有军权支持。
他此前努力营造好名声,就是为了应对林云紫的军权。
现在他名声已坏,他担心林云紫没了顾忌。到时候随便给他安个谋反的罪名,直接动用军权灭了他。
那时,余家几百口人都得跟着遭殃。
“承蒙先帝看重,将朝堂托付于臣。但臣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如今又因疏忽,没能考虑到平衡各地考生,导致大错。臣愿一人担错,平息此事!”
虽然已经末路,但余首辅在早朝上,依旧一派风骨之姿。
他还特意提了先帝,就是指出他对先帝是有功之臣。
你们林家、曾家以及所有先帝一脉的朝臣,如今能站在朝堂上,难道就没有他的功劳?
这话说得隐晦,但懂的都懂。若先帝当年败给了二皇子,他们都得玩完。
但游戏规则就是如此,朝堂上永远都是斗完一轮继续下一轮。
难道你上一轮胜出就能拿免死金牌了?
没这个道理!要攀高位的,都得爬险峰。可能登顶,也可能掉下去。
然后他又提到他递辞呈是因为没有做好地域平衡,并非外头所说的包庇江南考生。
这倒是没错。
最后说他一人担错,就是想要保下其他人。
这样既不会被记恨,一些心腹以后还能帮衬余家后辈。
端谨太后此时接话道:“既如此,本宫就准了余大人的辞呈。”
又对着向阁老、曾阁老和刑部尚书吩咐道:“那此事就算查清楚了,余大人疏忽所致。将余大人递辞呈的事对外公布。”
向阁老、曾阁老和刑部尚书都没有应声。
林云紫听着好笑,想凭一个辞呈就平息此事?
他们是以为余家退出朝堂,她就该满意了吗?
疏忽?还想着以后洗白是吧?余家的名声还能挽回?
林云紫正要阻止,便听旁边的端谨太后又对着礼部的人吩咐道:“科举是国之大事,既然存在疏漏,那本次的成绩就作废。礼部安排两月后重考。”
林云紫差点被气笑了。
到这时候还想着给她挖坑呢!
余首辅因为科举退出朝堂,端谨太后又是他的孙女。外头的人只会以为重考的主意是她端怡太后出的。
那些考上的人,听说重考,不得恨死她?
这其中江南考生居多,真来这样一出,江南考生只怕就和她对立了。
还有那些会试落榜的,有些早就离京。
两月后重考,人家赶得回来吗?那不得埋怨她安排不妥?
林云紫转头扫了端谨太后一眼,先帝刚驾崩时,她将姿态放得低,是不想让朝堂起乱子。
后来,她敬着端谨太后,是不想被人诟病。
现在,余家人的名声都这样了,她还会怕?
当即打断道:“且慢!”
“即便是因为疏忽所致,也得查清楚。一切有理有据,方能说服质疑之人。若仅仅是凭一面之辞就急着下定论,考生们不得怀疑朝廷办事不严谨?”
林云紫说得极其严肃,语气让人不容置疑。
也不等端谨太后有何反应,便对着曾阁老、向阁老和刑部尚书吩咐道:“继续查,务必做到实证,方才能对外有所交代。”
“臣遵旨!”
话音刚落,向阁老、曾阁老和刑部尚书齐齐应下。
他们站在哪边,不言而喻。
林云紫又对着礼部的人吩咐道:“重考之事切勿对外提及。事情尚且没有调查清楚,怎可草率定下处理办法?一切等调查结果出来再议!”
窦尚书因为在调查阶段,没有上朝。
余首辅今日在朝廷递辞呈,是端谨太后特许的。
现在礼部的人,只得一半投靠了窦尚书,但时间都不长。眼见余家这次很难翻身,为了不被牵连,赶紧应声。
“是!”
今日朝堂上的人都不平静,两位太后在早朝上针锋相对,还是第一次。
以往都是端怡太后让步。
今日一看,端怡太后这是不打算继续敛着锋芒。
————
三司联合调查科考,查了几日,什么也没查出来。
因为人家余首辅和姚长亭本也没作弊,自然是什么也查不出来。
曾阁老在早朝上向两位太后禀报了这一结果。
端谨太后可不相信他们这么好心。
但她现在没有话语权。
因为余首辅现在被调查,内阁两位都只听林云紫的。她根本差不动人。
向阁老便建议:“本次科考也录取了一部分非江南籍的考生。只不过都在三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