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国家没有大的灾害。局部一些小灾有余首辅倡导的优待政策都顺利渡过。
朝堂依旧平稳。
要说年后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张阁老递了辞呈。
张阁老一来年纪大了,再一个他并不想牵扯进余家和林家的争斗中去。
张阁老任着兵部尚书一职,他此前和余首辅在政见上有很大的分歧,早就不是一路人。
要说现在的局面,林家更占优势,他和林家又没有大的矛盾,倒向林家也是可以的。
但张阁老到底记着林文杰设计他的事。
去年,林文杰为了不让他倒向余家,使了手段挑起他和余首辅的矛盾。
他身上到底还是有些文人风骨,此时并不愿意与林家人为伍。
索性以年事已高为由递了辞呈。
他走不走,余首辅和林云紫都不是很在意。
所以,他走得很顺利。
他走后,兵部尚书一职就由冯侍郎顶了上来。
说实话,冯侍郎目前的资历还真够不上这个位置。且因为他是林家一派的人,余首辅一派大力反对。
但是,没用!
冯侍郎去年为了给兵士们争取待遇,在朝堂上和户部的人干仗,由此声名大噪。
朝廷若不让他上,兵士们不干!
于是,冯侍郎在四十岁就坐上了二品尚书之位。成为大乾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尚书。
说起来,这也算是官场上不同的为官之道。
有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凭着一个中庸慢慢地熬资历。
也有如冯侍郎这般,一路披荆斩棘生生为自己开出一条升迁之路。
张阁老告老后,还空了一个阁老之位。
这个位置,新上任的冯尚书就没有资格了。
余首辅就想把礼部尚书窦大人推上来。
窦大人一直是余首辅一脉的人,他此前任刑部尚书多年,后来被先皇调任到礼部。
但礼部下面的人都是先皇安排的人,目的是要把窦大人架空。
但现在先皇没了,下面这些人有些倒向了窦大人,有些投靠了林文杰和曾阁老。
除了余首辅,其他几位尚书大人的资历的确比不上窦大人。
一旦窦大人入阁,内阁就是二对二。
曾阁老肯定不会同意,他和向阁老坚决反对。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以前有皇上拍板定夺,现在谁来做主呢?
两位太后,一人一票,打平。
此事陷入僵持,又是林云紫递了梯子过来。
“此前工部右侍郎一职空缺,裴大人去江南修复圩堤,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大家对他升任这一职位便没有异议。本宫倒是认为这个法子甚好。
不如就以半年为期,若窦大人在半年内证明自己能胜任此职,相信大家也没有异议。”
林云紫在朝堂上提议。
这其实算是一种让步。
窦大人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和裴江远去江南修复圩堤是完全不一样的。
裴江远得把事情办妥帖,才算完成任务。
而林云紫此时并未提起,怎样让窦大人证明自己的能力。那就代表只要半年内,窦大人在礼部尚书这一岗位上不出错即可。
这个要求算是非常低了。
不管是余首辅还是窦尚书本人,都没有再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余首辅认为林云紫不会如此好心。
下朝后,他便对窦尚书提醒道:“这个位置,林家人不可能退让。端怡太后提这个方案,定是行拖延之策。此后,他们定会在礼部给你使绊子,你要小心,不能被他们抓到错处。”
“大人放心,下官省得!”
窦尚书也是官场老油条,岂会看不出来?
余首辅沉吟了片刻,又点了一句,“半年内,礼部最大的事就是会试。你下面有不少人都投靠了林家,到时候要把这些人看住了!”
窦尚书也想到了这一点,犹疑道:“礼部的人,下官会看好。只是考官那边……”
担任会试的考官,是一种极大的殊荣。
不仅能提升个人在学子中的声望,且高中的学子以后踏入官场,也会将当年的主考官奉为座师。这算是一种人际关系。
所以,会试的考官,会有不少官员竞争。
以前考官都是皇上钦点,现在两派共同主政,肯定两派的人都会掺杂进来一些。
窦尚书这是担心礼部的工作被考官抓到把柄。
余首辅示意他放心,“此事,本官自有安排!”
如此,窦尚书便算是放心。
历任科举的主考官都是有名望的大儒,翰林院的人被钦点的几率最多。
既然是有名望的大儒,其它地方的人怎能和江南文人相比?
窦尚书相信,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