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六百三十章 乾阳点三甲

第六百三十章 乾阳点三甲(3/4)

,以及对应考生名字籍贯。

    因皇帝浏览前十八位墨卷,点选名次之时,需要三大主考官参与磋商,自然要让他们知道考生名字身份。

    三大主考官都是才学高绝之人,虽不至于人人过目不忘,但记性却是极好。

    他们只要看到弥封编号和姓名,就能联想起自己评阅的对应文章。

    等到看清弥封上的姓名,他们各人脸上神情各一,或意外、或迷惑、甚至隐含惊喜……

    ……

    御座之上,嘉昭帝仔细阅手中墨卷。

    当他读道:何为仁者,正溯之气,忠正之情,严慎之举,谢名去望之勇,扶摇天下之心,勿为妇人之善,勿为庸者之忍。

    心中微微震撼,只觉得字字句句,似乎都映入心底。

    眼神中生出向往沉思之色,口中微微默念:谢名去望之勇,扶摇天下之心,勿为妇人之善,勿为庸者之忍……

    他想起当年以奇绝之机,登上九五之位,朝野逆流,蠢蠢欲动,污名谤语,极尽能事,血戾之后,最终一举平定。

    想要逞扶摇天下之心,必定要有谢名去望之勇,妇人之仁,糜费之情,只会成为大业的阻碍!

    贾琮不过舞象之年,阅历有限,但心智深明之处,似乎深受点拨,参悟世情,已颇具老辣,名师出高徒,柳静庵果然了得!

    嘉昭帝压下心中震撼,继续阅览下文。

    他能感觉随着文意深入,贾琮誊录的书法字迹,银钩铁画,愈发气势俨然,如聆音罄之悠扬,如传天宇之雷鸣。

    “故善治天下者,不恃有操驭天下之术,而恃有治省吾心之道。不徒有勤勉殷政之德,而贵有忘情利天下之心。”

    嘉昭帝心中如闻钟鼓,不由得微微凛然……

    当他读道:由是而至,尧舜禹三代之丰功伟烈,不难见于陛下治年矣……

    刚刚被激荡起的心绪,一下又缓缓回落,不难见于陛下治年,他回想文意,心中生出少许向往之意……

    ……

    此时,三大主考官赐座,都等着嘉昭帝御览过墨卷,之后才好发话磋商点选之事。

    三人见皇帝只是拿了第一份墨卷,竟然读得手不释卷,眼神神情变幻不定,明显是被文意所撼动。

    三人心中都生惊讶,其中王士伦身为阁臣,又兼领六部主官,他已不是第一次担任会试主考。

    以往嘉昭帝点阅墨卷,都是一目十行,读完卷子知其优劣高低,也就罢了。

    第一次见到皇帝浏览墨卷,竟然能读得如此动容,到底那位考生文章如此了得?

    他们三人不禁都默默回忆,自己评阅的墨卷之中,那几位的考生文章锦绣……

    ……

    嘉昭帝似乎并没意识到,自己第一次读殿试墨卷,竟读得如此专注,花费的时间如此长久……

    此时,他读道文章的论策之言:

    夫大吏之恶,其位愈尊,其害愈大,其害愈大,而人愈不敢言。或避之而走,或私欲胁从,吏治败坏之始。

    惟任不畏强御之臣,营设精炼专任之司,出力而排之,行汉世惩贪之法,宋人禁锢贪吏之制,彼又何而为耶?

    除吏之蠹,去民之害,杀一二人,而天下皆生,是天下之至仁也。

    嘉昭帝心中平生一股肃杀之气,往日他对军权紊乱旁落、军伍枉法贪弊等事,心中多生嫉妒,心中也早有一番筹算。

    贾琮的澄清吏治之法,让他读来有种怦然而动,隐隐丝丝相扣,让生出几分默契之感……

    嘉昭帝读完贾琮的墨卷,心中思绪扰动,一时有些难以平静。

    他将贾琮的墨卷放下,开始浏览其他墨卷。

    这次浏览速度快了许多,除少数几份稍微仔细些,大多数墨卷如同走马观花,阅读十分迅捷。

    ……

    等到嘉昭帝放下最后一份墨卷,说道:“此次各位爱卿阅卷选才,颇具成效。

    本次前十八位贡士墨卷,策论颇有章法气度,应答撰文之人,皆为才华卓然之辈。

    其中贾琮的策论,立意高远,文气纵横,催人心魄,实策之法,鞭辟入里,可谓深醒之言,让朕读之颇有感触。”

    嘉昭帝这话一说,吏部尚书陈默脸生喜意,说道:“启奏圣上,方才破除弥封,臣才知道贾琮的墨卷是臣评阅。

    臣读其墨卷,便与圣上同感,在臣所评六份墨卷之中,贾琮的策论当为第一!

    贾琮在糊名誊卷之下,被点今科头名会元,文华才情超绝同伦,策论恣意纵横,令人耳目一新,更能令圣上首肯。

    臣以为贾琮之才,已具夺魁天下之资,臣请圣上斟酌裁断,钦点贾琮为今科头名状元。”

    陈默此言一出,乾阳殿中每一个人,都心神波动,夺魁天下,头名状元,对任何人都是惊名望,不得不让人动容。

    王士伦听了陈默之言,目光微微波动,但却并不动声色。

    徐亮雄听了陈默之言,心中却一片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