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六百三十章 乾阳点三甲

第六百三十章 乾阳点三甲(1/4)

    清晨,旭日东升,云顥似锦,大周宫城广阔,被万道霞光影映,殿宇叠嶂,恢弘富丽,宛如天上宫阙。

    王士伦、陈默、徐亮雄等三位主考官,带着十多名同考官,进入文华殿东阁。

    守护殿试墨卷一夜的掌卷官,将三百多份殿试答卷,移交给阅卷官,清点无误。

    掌卷官在移交殿试墨卷之前,将会试排名前十八位贡士墨卷,在盖弥封关防前提下,事先从墨卷中抽取,移交主考官优先评阅。

    春闱大比的最终之局,殿试墨卷评阅也就此开始。

    其余三百份殿试墨卷,由十八位同考官阅卷,要在二天内完成阅卷,并确定三百名贡士入甲名次,时间非常紧促。

    三位主考官拿到前十八名考生的殿试墨卷,会仔细进行阅卷,确定答卷水准与会试排名匹配,再上呈皇帝御览。

    但有时会试前十八名考生,其殿试答卷也可能出现纰漏,或是水准平庸,或言辞出现犯忌。

    只要出现这类情况,不合格的殿试答卷,就会从前十八名中抽取,用其他优异殿试答卷作为替补。

    这样倒霉的情形,并不太多见,学子凡排入会试前十八名,本身才学都不同凡俗,极少会在殿试失手。

    在东阁东面的厢房之中,三名主考官分阅十八份殿试墨卷,发现文章的精妙之处,常常会相互探讨一番。

    此时,陈默拿到其中一份墨卷,只是看了几行文章,便忍不住叹道:“好字,真是好字,淳雅凝练,隽秀神飞,大家气度。”

    王士伦饶有兴致走到陈默身后,端详几眼他手中的墨卷,笑道:“的确是好字,比起重华初见,愈发老辣端丽,已入宗匠之境。”

    陈默笑道:“原来王大人也好书法之道,目光敏锐,只是看几眼,便能分辨其火候高低。”

    一旁正在阅卷的徐亮雄,听了两人的话,心中有些迷惑。

    因殿试墨卷虽也弥封姓名,加盖关防印章,但却不誊写易书,所以每一张殿试墨卷,都是考生自己的字迹。

    凡是能进入殿试的学子,都是十余年笔墨苦读之功,殿试墨卷发现书法出众者,是十分平常之事。

    但王士伦和陈默都是当今大家,学养深厚,见多识广,那位考生墨卷书法如此了得,竟能被这两人评为宗匠之境?

    徐亮雄也好奇的过来观看,他只是看了一眼那份殿试墨卷,也已忍不住叫好起来。

    问道:“王大人和陈大人见字欣喜,难道认得是那位考生的书法?”

    陈默淡淡一笑,试卷都是弥封名字,怎么可能知道是哪考生,老夫要好好读一读这份答卷。

    以后开榜之后,也好按图索骥,知晓这位考生姓名,这等出众的书法,老夫卖这张老脸,也要求一幅字来鉴赏。”

    徐亮雄听了此话,微微一愣,方才他明明听到两人的言辞,其中有重华初见之时,愈发端丽老辣之语。

    听着怎么都像是认字识人,可是这位陈大人却矢口否认,不过徐亮雄也是沉浸官场之人,心中也不觉得奇怪。

    殿试阅卷,事关重大,不管是王士伦,还是陈默,都是官场老饕,这种要紧关头,不愿留下丝毫话柄,也在情理之中。

    ……

    王士伦所言重华初见,是当初永安帝六十五大寿,各部官衙主官入重华宫贺寿,发生的一件轶事。

    当时永安帝在宫中摆设寿宴,与拜寿群臣饮酒谈乐。

    期间永安帝曾向几位喜爱书法的重臣,展示那副珍爱的《般若心经》书法卷轴,以为彼此评鉴交流。

    这几位重臣之中就有王士伦和陈默。

    当年徐亮雄只是一名户部郎中,还未晋升左侍郎,远不是官衙主官,自然没有入重华宫贺寿的尊荣。

    所以,王士伦和陈默笑言重华初见之时,他自然是茫然无知……

    ……

    不过,徐亮雄对此事也不在意,一心评阅手中的墨卷,斟酌字句,撰写评语。

    会试排名前十八名的贡士,他们的殿试墨卷才会越过同考官,直接由主考官评阅。

    主考官评阅之后,会上呈皇帝御览,并从中遴选出一甲三名,以及二甲前十五名。

    这些名列前茅的骄子,都是本次春闱大比,天下学子中最璀璨的光华。

    由此可知,这十八份殿试墨卷,具备与众不同的份量。

    每个主考官各自分到其中六份,数量着实不多,如果这六份墨卷经主考点评,最终被皇帝点入一甲,甚至被点中状元。

    对于经手阅卷的主考官,可是极大的荣耀和机缘。

    科举名入一甲者,只要不出现官场意外,积累数十年之功,基本都能位极人臣,这对于主考座师是绝佳的人脉根基。

    王士伦和陈默,他们都已是六部魁首,精明老辣之人,或许不会太在意这种荣耀。

    但徐亮雄正当年富力强,去年刚上位户部左侍郎,正是仕途勃发炙热之时,他对这等主考名望,可是看得极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