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年劝说王僧辩入狱的孙长史,被留守在江陵,负责阻挡益州的侯景大军。
萧绎和王僧辩不是没猜到侯景会进攻江陵,但是他们也没到侯景来的这么快。
冬季,长江的水位回落,不利于大船通行,在当年侯景攻打白帝城和夔门的时候,王僧辩知道益州建造了大船,所以他们自然以为益州没有船只来攻打江陵。
只是萧绎和王僧辩都没有想到,侯景从攻占白帝城开始,就不断建造战船,招募熟悉水性的益州士兵入伍,训练水师。
在攻打夔门荆门的时候,侯景没有将这些水师亮出来,等的就是突袭江陵的时候用。
十一月十日,萧绎和王僧辩的舰队已经快要抵达建康了,他们收纳了沿途的勤王军队一万人,加上原本萧绎在荆州的军队一万人,合计两万人浩浩荡荡的杀到。
这时候,一直围而不攻的皇六子萧续得到了消息,终于也坐不住了。
如果等到萧绎的军队来了,萧绎是楚王,地位在他之上,就可以夺了他盟主的头衔。
一旦萧绎主持勤王军队救下萧衍,那么等待自己的就是死路一条了。
于是萧续召集各路勤王兵马,以柳仲礼为大将攻打贺拔胜的军队。
柳仲礼其实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的父亲柳津就在台城内,戍卫在萧衍的身边,这些日子柳津经常登上台城向柳仲礼喊话,要求他立刻带兵攻打贺拔胜的叛军勤王。
如果再这样拖下去,怕是柳仲礼要被父亲戳着脊梁骨骂不忠不孝了。
可是之前怠战的恶果已经显现出来。
各路兵马早就已经对勤王失去了热情,士兵也不愿意拼命,只看着柳仲礼带着军队冲锋,剩余的勤王军队,除了寿春刺史韦放也带着兵马支援上去,其他兵马都是按兵不动。
贺拔胜也是宿将了,是经过北方激烈的养蛊场厮杀出来的。
他虽然在北方排不上号,但是到了南方就是顶尖的骑兵将领了。
贺拔胜一眼就看出了柳仲礼与后方军队的脱节处,他亲自领着骑兵穿插进了薄弱的地方,截断了柳仲礼的退路。
后方的军队见到贺拔胜还是如此勇猛,吓得不敢进军,而柳仲礼的军队见到如此凶猛的骑兵,眼看着要被骑兵截断后路,立刻军心溃散,阵型大乱!
这时候皇三子萧纲也立刻领兵杀出,彻底击溃了柳仲礼的军队。
柳仲礼惊慌失措准备逃跑,被韦放拦住,韦放怒斥道:
“陛下就在台城看着您呢!敌军精锐但是人少,我们只要坚持战下去就能逆转局势!将军不能退!”
柳仲礼被韦放拦着,都快要哭出来,而身边部分亲卫他看到这样的怂包样子,也纷纷暗中逃离。
韦放和困在台城的柳津算是一辈人,看着子侄辈如此不成器,韦放哀叹一声。
他只好退一步说道:
“将军可以退,将帅旗留在此地,交给我指挥!”
此时柳仲礼只管逃命,立刻将自己的大旗和号角军鼓交给韦放,然后带着亲信狼狈向大营逃窜。
但是经过这么一个插曲,军队早已经溃败,韦放长叹一声,只能竖起大旗向着贺拔胜的中军发起了一次冲锋。
马蹄声声,这让韦放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自己的父亲韦睿,就是在钟离之战挡住了北朝的铁蹄,被誉为江东之虎,成为当世名将。
如今到了自己冲锋的时候了。
看着奔流而来的铁骑,韦放丝毫不露怯意,领着自己的部曲发起了决死冲锋。
只可惜在这样的乱战中,韦放终究无法逆转战局,战死阵中!
贺拔胜阵斩韦放,又斩断了柳仲礼的帅旗,前锋部队的士气彻底崩溃,成建制的向贺拔胜投降。
后方的萧续面如死灰,这支军队是他的嫡系,一夕葬送,等到萧绎带兵来建康,自己再也没有竞争的资格。
一想到之前自己就是这么对付请战的勤王军队,让他们前去送死自己在后方看戏的,萧续只觉得是因果报应。
柳仲礼在部曲护卫下杀回到大营,君臣二人都是对视无言,此时责备柳仲礼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
本想要养寇自重,却没想到寇真的养成了老虎。
战后痛哭的,不仅仅是萧续这对君臣。
在台城上观战的韦粲,亲眼见到父亲战死,自然是悲戚无比,但是台城已经没有有生力量出去支援了,所以韦粲只能对着下方的战场跪拜痛哭。
陈庆之和韦放也是老友了,亲眼目睹老友战死,陈庆之觉得心中郁结。
那么多忠臣良将,都救不了近在咫尺的皇帝。
不过需要被拯救的,又岂是皇帝一个人?
陈庆之原本就不太好的身体,越发的撑不住了。
一大早,萧衍也从佛堂中出来,登上了台城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