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有点飘,不过他却是有飘的资格。
大荣不是没有重甲步卒,但是数量很少,禁军十二营和亲军十六卫之中,都有铁甲重骑和重甲步卒,但总计不过万余而已。
至于九大边镇,估计只有重山镇有这样的财力组建铁甲重骑和重甲步卒。
其他边镇大部分士卒所用的战甲主要以布面甲和皮甲为主,能身披铁甲的已经算是精锐了。
布面甲就是内层有铁片,而皮甲则是外层镶嵌铁片,这两种都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同时还具备防风御寒的功效,最适合大荣北方边镇使用。
因此以前重山镇的将士大多都配备布面甲和皮甲。
而如今镇标五营却以铁甲为主,哪怕不是铁甲重骑和重甲步卒,身上的甲胄也是铁制的山文甲。
镇标五营也有轻甲骑兵,身披青色的布面甲,不过他们军中的斥候和传令兵。
杨正山看了看,发现镇标中营和前营其实不止六千将士,而是每营有八千将士,其中两千是辅兵。
“后营也是如此?”
“嗯,后营跟前营配置是一样的!”
“那左右二营呢?”
“左右二营以铁甲骑兵为主,布甲轻骑为辅,每营有四千铁甲骑兵,两千布甲轻骑。”杨承旭说道。
“那各路援兵营呢?”杨正山继续问道。
杨承旭回道:“各路援兵营的情况各有不同,但都是骑兵,差别在于铁骑和轻骑的比例不同。”
杨正山微微颔首,看来重山镇是真的富裕了,连各路援兵营都全部换成了骑兵。
养这么多骑兵可不是件容易得事情,人吃马嚼的,所消耗的粮草不计其数。
重山镇能养得起这么多的兵马,大规模开垦荒地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主要还是因为玻璃作坊为总兵府提供大量的银钱,以及海贸带来的利润。
接着杨正山又让将士们操练了一番,这让他对镇标五营的整体战斗力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
了解重山镇的实力之后,杨正山又开始派人去打探兀良胡族的消息。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杨正山突然来到重山镇,不摸清楚情况,他绝对不会冒然出兵。
而此时北原镇的战斗如火如荼,十万胡骑南下,北原镇边境遍地烽烟,四月中旬,乌托率领兀良王庭的十二万精锐大军浩浩荡荡的临原城外。
临原城是北原镇最大的关城,城高六丈,城周三十多里,西靠陡峭的天胡山,北邻濡河的源头之一胡山河。
关城的护城河就是胡山河,这胡山河宽十余丈,虽然最深处不过两丈,但却是临原城最好的屏障,兀良大军想要进攻临原城,就先要度过胡山河。
胡山河源于天胡山,兀良大军想要绕过天胡山,就需要向西绕行一百多里,可天胡山西边还有一座上原关,那里同样是北原镇的重要关城。
不过乌托并不打算绕过天胡山,此时他正命令大军填平胡山河。
这胡山河随宽,但流水量却不是很大,只要拥有足够的人力,完全是可以填平的。
乌托站在大营前,望着南方的临原城,一点也没有着急的意思。
虽然此刻他被临原城挡住无法深入北原镇,但是他也拖住了段奇峰麾下的十万镇标营,两相对比,他们在这里耗着并不吃亏。
而且兀良王庭麾下还有八部骑兵,此时八部骑兵只有三部南下,剩余的五部也在调兵遣将,很快也会南下。
他相信只要他能拖住段奇峰的镇标营,那他麾下的八部骑兵定能摧古拉朽的扫平北原镇的卫所。
“报,王庭传来急信!”一名胡骑骑马奔驰而来,将一封急信送到乌托面前。
乌托看着急信的内容,眉头微皱,“来的这么快?”
信中的内容是关于杨正山抵达重山关的消息。
这比他料想的要快一些,他原以为大荣朝堂最起码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派人前往重山镇主持大局,没想到仅仅半个月杨正山就已经抵达了重山关。
不过他并没有太大的担忧,因为他早就想好了抵御重山关的方法。
“给乌拉部传令,让他们拖延重山镇大军的进军不乏!”
“给赤刺部传令,让他们死守蒙赫山阙,绝对不能让重山镇大军度过蒙赫山阙!”
乌托不紧不慢的说道。
蒙赫山阙是这些年乌托为了抵御重山镇专门建造的防御阵线。
这蒙赫山南北长约千里,东西宽约三百里,如同一条巨大的天然屏障将兀良王庭的疆土分割成南北两块。
重山镇想要攻入兀良王庭的腹地,就必须先跨越这蒙赫山,可乌托在蒙赫山上建造了大量的寨堡和关隘,并且有赤刺部三十多万牧民驻守蒙赫山各处关隘和寨堡。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