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大明不革命 > 第三八一章 “知识是无价的”

第三八一章 “知识是无价的”(3/3)

明本土不是有五六亿人吗,朝廷、衙门、工厂、商行,需要什么样的人,直接招募不就行了吗?”

    马卫国听到这一连串的话,甚至有点不知从何说起了。

    马卫国甚至都没想到,法塔赫听了自己的介绍之后,脑子竟然会直接转到这个角度来。

    法塔赫的小家子气和土鳖气息,在这段话里面完全暴露出来了。

    大明朝廷的财政收入远不止他算的这点,也完全不是按照法塔赫的方式收的。

    法塔赫说的那是固定的人头税,通常存在于人少地多,人作为劳动力的社会价值极高,而土地的相对价值极低的时候。

    同时总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普通人不会拥有什么有价值的资产,自然也没有太大的贫富差距的时候。

    神洲之外的绝大部分地方,在古代时代的绝大部分时候,都始终处于人少地多的状态。

    神洲的人口在北宋中期和明代中期,增长到了需要开垦梯田耕作的程度。

    也就是开始人多地少了,人头税自然开始逐步向土地税转移。

    明朝中后期的张居正改革,清代的摊丁入亩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都是这种转变的体现。

    现在的大明更是逐步进入了工业时代,大明朝廷对普通百姓直接收的税金,主要是收所得税、消费税、土地税。

    土地税针对乡村,拥有土地越多,交的越多。

    所得税和消费税针对所有人,普通人收入越多,消费越多,也交的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二十金票的数字,只是大明百姓收入的低位数,中位数和平均数都要高很多。

    就算是直接从百姓身上收到的税,也远高于法塔赫的粗暴估算。

    更何况,大明的主要税收来源是经营税,是针对工厂和商行直接征收的税金。

    马卫国觉得这些事情很难跟法塔赫解释清楚。

    自己说了的话,他可能还会产生新的误解,干脆把这件事情直接跳过去。

    稍微回答一下他后面的疑惑算了:

    “大王说的不错,现在的大明真的是哪儿都缺人,现在朝廷、衙门和工厂、商行确实都特别缺人,

    “你不知道,大明本土两百多个府城,现在哪个府城没有几十甚至几百个工厂?

    “本土的将近两千个州县,哪个城外没有几个工厂和一堆商行?

    “一个工厂和商行,就算是规模再小,也至少得有个账房吧?就算是东家自己管账,那东家自己也得学啊?

    “每个工厂至少得有几个大师傅吧?这些人是哪儿来的啊?

    “这些地方都要人啊,大明对工匠和管理人员的要求,是数以十万计甚至数以百万计了。

    “这还只是本土的情况,算上大明边沿省份,海外省份,用人的地方太多了。

    “所以朝廷才不得动用了各种手段,想方设法的去主动培养。

    “现在直接在民间招募工匠是真的不行,民间自学成才的学生也是不够用的。

    “不光是数量不够,质量同样不行。

    “按照现在的朝廷标准,以前的私塾教出来的学生只能算是识字,最多是小学生水平。

    “到了衙门和工厂里面还得专门再去学习。”

    法塔赫听着这话再次愣神,大明那么多的城市有那么多的工厂商行?这大明每年都得收多少税啊?

    这怕不是比百姓的人头税还要多,难怪大明皇帝和朝廷这么有钱。

    只是仍然想不明白,大明这么多工厂和商行,他们制造和销售的东西都卖给谁?

    大明的普通百姓?

    好像……确实可以,大明百姓每个月三十个银元,确实能买很多的好东西了。

    法塔赫对于大明缺少人才的情况,也是同样的惊讶。

    同时还有了几分不解的反问:

    “大明民间的私人学校,无法满足现在的朝廷、工厂、商行的需求的话,那就没有人想办法改变吗?

    “就算是现在没有相应的人,而朝廷、工厂、商行确实有需要的话,百姓自己也会去学习的吧?

    “他们已经有每个月二十金票的工钱了,足够他们去另外主动学习更多的技术和知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