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多么遥远而又陌生的词汇啊。
西方的女巫术士多少还有些凭空捏造的成分,华夏古武却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武术其实就等于‘舞术’。
花拳绣腿,华而不实。
除了公园大爷大妈时不时会比划一下外,估计也就只有那些所谓的‘大师’,靠着‘特效’、‘剪辑’、‘请托’三板斧,整天在网上招摇撞骗了。
但实际上,‘武术’二字起源于生死存活,发展于刀兵对抗。
战争才是孕育武术的温床。
打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武术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更快更有效的杀人。
如果杀不了人,古人又何必费心费力的去学去练呢?
古人学武,只杀敌不表演;
今人学武,只表演不杀敌。
而传统武术之所以演变成‘舞术’,说白了就是因为‘大人,时代变了’。
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被誉为‘晚晴第一武林高手’的八卦派祖师程庭华,在北京胡同空手与洋兵激战,利用地形和敌人周旋,徒手击杀十余人,然后上房,发辫卡在屋檐上,一时没有能脱身,最终被几十杆火枪集火打死。
独自一人面对数十个手持火枪的士兵包围,居然还能做到反杀十多人,程庭华的战斗力绝对毋庸置疑。
但很可惜的是……
属于传统武术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程庭华的死,对于华夏武术界来说不仅是一件奇耻大辱,同时敲响了世人心中的警钟。
也就是从那天起,坊间便有了‘武功再高,一枪撂倒’的戏谑说法。
练武练了一辈子,被世人尊称为宗师又如何?
放在现在,一个手持AK的小孩就可以轻松将其解决了……
热兵器的出现,彻底终结了武术的辉煌。
虽然1980年后,社会逐渐走向安定,传统武术也开始回暖。
但1983年10月31日举办的第一届武术比赛,却又这股复苏势头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原因无他,只因这场比赛里死了很多人,擂台上甚至还出现了用鹰爪功当场撕碎对手喉管的残忍画面……
而除了擂台上的伤亡外,场下各门派也因对胜负不满,而私下展开较量,导致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因此,这场比赛被紧急叫停后,传统武术从此就被禁止雪藏。
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各门派开班授徒时不再传授杀招,只保留了看似很华丽的演练套路,从而导致传统武术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舞术’。
从战场杀人技,变成一种文化符号。
不得不说,传统武术的发展历程多少还是有些坎坷的。
近些年,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尤其在西方灯塔日渐衰弱的情况下,传统武术倒是又掀起了一波复苏浪潮。
但因为武术练起来可比健身还要辛苦很多,所以街边武馆开一茬倒一茬,大家都嚷嚷着要学武强身健体,但真正能够坚持下去的,却是少之又少。
毕竟想要健身的话,只需要每天按时撸撸铁就行了,武术想要练到一定境界却必须要‘冬练三伏,夏练三九’。
其中的辛酸苦楚,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传武世家依旧咬牙坚守,只怕这些源自冷兵器时代的杀人技,早就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这年头,打游戏都比练武术的有前途,所以真正会武术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比如此刻站在李千帆面前的神秘人,便是孙氏太极拳的嫡系传人——【孙剑一】。
所谓孙氏太极,其实就由民国时期有着‘天下第一手’之称的孙禄堂开创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太极拳虽然源于武当,但经过多年传承和不断创新后,早已衍生出了很多流派,打法路数也截然不同,从而被冠以了其他名字,比如孙氏太极、杨氏太极、陈氏太极等。
张三丰到底能不能打,这个已经无从考证。
但孙禄堂的战绩和履历,却是有着文字和照片记录的。
孙禄堂绰号‘虎头少保’,在民国时期更是有着‘武圣’之称。
单从这个绰号,就可以想象出孙禄堂到底有多强了。
毕竟,上一个被称呼为武圣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关二爷。
一开始,孙禄堂师承李魁垣学得形意拳,后又得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真传,从而将形意拳练至大成。
后来,孙禄堂又拜程庭华为师,从程庭华那里学到了游身八卦掌。
彼时孙禄堂的武功已经大成,1912年在北京遇到太极名家郝为真,郝为真得知孙禄堂正在研究拳术合一,于是便将自己钻研一生的太极心得交给了孙禄堂,故孙禄堂又得太极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