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史上第一豪横 > 第679章 武德充沛。

第679章 武德充沛。(1/2)

    叶坤也跟马昭数次沟通,承认马昭的预见性,但是也对华夏大陆有信心。

    毕竟,华夏大陆的科技,在快速发展,不是一些零散海盗可以对抗的。

    以华夏大陆的凝聚力和强大实力,也不是南洋群岛可以抗衡的。

    马昭再次回电,说东南沿海民风剽悍,武德充沛,这些人一旦驾船出海,有了实力之后,就会割据岛屿,自立为王。

    百十年后,尾大不掉,定然与华夏抗衡。

    其实马昭的担心,有道理。

    但是马昭的眼光和胸襟,有很大的局限性。

    他只考虑到华夏大陆的长治久安,没有考虑到华夏一族的整体繁衍。

    大明朝的朱元璋,登基以后,就执行家天下政策,整个天下,都是老朱家的。

    老朱家的子子孙孙,无论是谁,都有封地,都有俸禄。

    两百多年过去,老朱家的子孙,全国几百万。这几百万人不交税,霸占了巨量的肥沃土地,还领取朝廷俸禄。

    最后把整个大明财政拖垮了,逼着崇祯帝在煤山上吊,华夏江山,沦落于北方异族之手,衣冠断绝。

    除此之外,老朱家还干过一件事。

    郑和下西洋之后,到了明朝中期,华夏沿海百姓,已经通过贸易和冒险,扩张到了南洋群岛,海外繁衍生机勃勃。

    可是大明朝廷却去海外剿匪,联合南洋群岛的土著,把海外华裔,全部干掉。

    理由是,这些南洋华裔会在海外成立帝国,威胁华夏。

    把聪明的华夏后裔都剿灭了,南洋群岛的土著尚未开化,华夏大陆,就没有东南方向的威胁了!

    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南洋群岛和华夏的隔绝,掐断了南洋汉化的希望。

    直到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启,南洋成了西方人的殖民地。

    叶坤带着后世的目光而来,能理解马昭和朱元璋朱棣等人的想法,但是不能局限于他们的眼光和胸襟。

    所以叶坤又给马昭发了加长电报,阐述其中的利弊。

    南洋群岛,是天赐华夏之地。

    华夏人不取,南洋群岛上,以后还是会诞生异族文明和帝国。

    那时候,异族文明一样会对华夏大陆形成威胁,扼守华夏子孙远洋出海的道路。

    与其这样,不如培养一批华裔海盗,去抢占南洋。

    而且,华夏人出海,也未必就是海盗,未必就不听华夏大陆朝廷的命令啊!

    和马昭拉锯战,费了许多口舌,叶坤终于说服了马昭。

    马昭答应了,九部再研究,然后先做三五年的试验,看看效果。

    这些事,叶坤还没来得及跟郭平等人解释。

    郭平既然问起,叶坤觉得,还是找时间详谈一下。

    进了重庆城,春花和玉莲,就激动起来了,问道“皇上,我们的家乡涪陵,就在一江之隔。我们姐妹俩,想回去看看……”

    叶坤笑道“给你们放假半个月,你们回家乡散散心,然后再去成都会合我。”

    春花却贪心不足“皇上,你不陪我们一起吗?你不想去看看涪陵现在的变化吗?那里也是大汉疆土,你可要一碗水端平啊。”

    叶坤指了指春花“好,我就陪你们一起去,把你娘家吃穷了!”

    山高路远,交通艰难。

    叶坤也知道,或许这是春花玉莲最后一次回到家乡了。

    人家让自己陪着,也不算过分。

    春花大喜,点头道“我知道皇上最好的,一视同仁。那我就准备礼物了,等着回娘家。”

    叶坤点头“你和玉莲,先去准备礼物。”

    太守府大堂上,叶坤和当地官吏聊天,并没有问起政绩。

    次日一早,叶坤这才开始具体视察,先看城市建设。

    重庆的城区面积,现在扩大了许多。

    江东和江北,都建设了卫星城,靠着长江和嘉陵江。

    周边有四个大码头,也是渡口,渡船来往繁忙。

    叶坤站在江边,突发奇想“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这里建设两座大桥,一道跨越长江,一道跨越嘉陵江?如果有大桥,两岸来往就方便了。”

    长江和嘉陵江,夹住了重庆。

    重庆的水运条件,独一无二。

    但是这两条大江,也阻断了陆运,两岸来往都需要渡轮。

    郭平吓一跳,瞪大了眼睛。

    侯七笑道“皇上,你没开玩笑吧?”

    “没有啊,我是认真的,多年前我就想过。”

    叶坤问道“你可知道,嘉陵江和长江,附近最窄的江面,有多宽?”

    侯七想了想“嘉陵江最窄的地方,还在上游七里处,江面大约二十多丈。枯水期,只有二十丈不到。

    附近的长江最窄江面,有两百丈宽……”

    叶坤一笑“长江还是算了,不过,在嘉陵江上修一座人行桥,可以通马车的,技术上没有难度,可以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