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先生听完嘴角泛起不屑的笑容,返回办公室。
而编辑部的其他职员也恢复了之前的秩序,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徒留实习生一人站原地不知所措,怎么个事?到底要怎么解决?
“保罗先生,我们……”实习生只好询问编辑部比较熟悉的人。
“二十个人以下的抗议都不用理会。”保罗说,“先生,你有没有亲人?”
“啊?”实习生肯定点头,他又不是孤儿。
“非常好,你和你的父母,再加上你的爷爷奶奶。还有几个关系较好的叔叔阿姨,你再叫几个朋友,就快十人了。”保罗说,“那你认为,你的这种抗议有用吗?”
好久没喝咖啡了,保罗离开办公位,去茶水间给自己弄一杯咖啡。
呃——实习生好像懂了。
“小规模抗议对报社太正常了。”查理也过来补充,“你要习惯这种场景,因为没一点作用。”
结果是实习生大惊小怪了,对《每日快报》报社来说,有本事你去法院告啊!
伴随着《波特舍姆恐怖事件》在英国的传播,跑来报社抗议的行为,也足以证明威茅斯人真的急了。
查理和保罗在茶水间,继续聊天。只是话题变了,从福尔摩斯变到了威茅斯人。
“他们太激动了,两个短篇让无名的威茅斯获得大量人气,这不是好事吗?”
威茅斯是英国大名鼎鼎的度假胜地,现在转眼间就变成“无名”,几代镇政厅的努力,查理一句话就被磨灭了。
保罗的观点截然不同,他说“所以你是想让威茅斯承接下这样的人气?书里把威茅斯港口描写成破败无人,笼罩大雾,树林夜莺乱叫。对比现实的威茅斯,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
“有名气就行。”查理说,“很多地方想自己出名,都办不到。”
“《威茅斯的阴霾》《波特舍姆恐怖事件》里描写的地方,先生,你有兴趣去旅游?好,即便有一部分好奇心旺盛的游客愿意去,那么你的样子和书里描写差距这么大,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保罗问。
有道理的,威茅斯镇政厅不可能将地点往书中的模样改造。
“《the&nbp;art&nbp;f&nbp;ar(孙子兵法)》是华夏古代的兵书,华夏人果然擅长这些手段。巨石阵、宾顿山、波特舍姆村,现实和描写差距太大。”查理想明白后,忍不住感慨,“不改造,就承接不了大笔人气。改造了,威茅斯就毁了,可你若放着不管,旅游属性将会在传播中,好像用橡皮擦,擦去作文本上的数字,一点点被擦拭。根本是无解的反击。”
“以后报道还是少惹华夏人。”保罗赞同,还补充,“准确说是少惹华夏作家,威斯敏斯特市苏活区的华夏人还是很好说话的。”
待保罗和查理下班,报社外面抗议的威茅斯人已离开。
这群人来报社前,实际上已经向海雀图书抗议过。海雀图书直接叫来了保安把人赶走,原因在于——“我们和华夏作家顾陆先生只是非常普通的合作关系,我方对他没丝毫的约束力。你们的抗议严重干扰了我们公司的运营,如果公司因此产生了什么损失……”
相信吗?
信了就是白痴,《威茅斯的阴霾》还好,第二篇《波特舍姆恐怖事件》,海雀图书是有推波助澜的。
因为海雀图书发现,顾陆搞风搞雨,讨论度高高的,连带《小王子》的销量也会上涨。
强者那边抗议无果,那么就必须挥刀向弱者。
此次事件中弱者是谁?
太阳报凯恩,以及范泽斯通一家!
毕竟始作俑者顾陆,已返回华夏了,没有威茅斯人会漂洋过海跑华夏去。
凯恩在伦敦的住所不好找,但奎恩·范泽斯通在村子里的住所就太好找了。
所以……
线下有人去,再看看线上的战况。
“凯恩·范泽斯通,威茅斯之耻。我请求将他赶出威茅斯。”
“阴险的华夏人,可恶的凯恩。”
“我认为华夏作家顾陆的诬蔑固然可恨,但凯恩才是幕后凶手。因为如果没有他的造谣报道,对方不会开始造谣的创作。罪恶之子!”
“波特舍姆是美丽的村庄,没有奇怪的东西,巨石阵遗迹也非常漂亮。”
“巨石阵,你在说巨石阵吗?波特舍姆真有巨石阵?那范泽斯通家族是否真的这样神秘?”
“恐怖的威茅斯,我好像记得我去年还去威茅斯旅游过,难怪海港这么重的鱼腥味,这些都是华夏作家创作的原型。”
等等,谣言就起来了。真是废话,大多数海边都有鱼腥味。
只是英国人绝大多数都不能对威茅斯人的情绪感同身受,他们更在意的发展。
因为真的挺好看,有读者进行分析。
[古老者、旧日支配者。
从这两个词语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