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没有多少力量可以分给庐江。
这样的战略态势之下,庐江如果能够稳住刘表,与对方和睦相处的话,无异于是给袁术增加了数万兵马,还不用养兵成本。
要知道刘表所在的荆州,对庐江的威胁是相当巨大的,而且庐江也必定是整个荆州顺江而下的首选目标。
如果不拿下庐江,那么柴桑将会孤立无援,很容易被对方给夺回去。
所以想要顺着长江攻略豫章,反而要先拿下庐江,只有掌控了庐江,夹江而下,才是上上之策。
刘勋的接任,也给刘表和荆州集团带来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能不能通过拉拢刘勋,顺理成章的吞并庐江。
如此一来,刘表这边即可以小博大,吞并庐江,把触手伸进江淮地区,同时还能掩护大军进入豫章,如果一切顺利,甚至有鲸吞扬州的机会。
即便刘勋在中间左右逢源,荆州也能从庐江购买急需的桐油等战略物资,也不吃亏。
因此,两年来关系就这么维持了下来。
这次刘备突然得到了天子诏令,奉诏讨贼,南下征伐袁术,刘表感觉是个机会,就暗戳戳的把蔡瑁给派了过来,想要拉拢刘勋。
其实早在周瑜出发之前,蔡瑁就已经到了。
可蔡瑁和刘勋俩都没能想到袁术居然这么拉胯,连一个月都没坚持到,就丢了寿春,连袁术自个儿都没能逃出来。
看见刘勋又不说话了,蔡瑁不得不主动开口道:“子台,我荆州虽在扬州上游,可顺江之下,但进抵舒城也是需要时间的。况且刘骠骑如今气势正盛,我家使君也忌惮他三分。”
刘勋一听这话,有些不乐意了:“刘备不过织席贩履之辈,如今势大,乃是假托天子之名。况且中枢尚有孟德主持,孟德什么才能,你我还能不知吗?”
听到刘勋如此自大的话,蔡瑁居然也跟着点起头来,盖因为蔡瑁也是曹操的好友,而且对其能力推崇备至,说是迷弟都不为过。
刘勋继续说道:“要是刘玄德敢逼我,我直接降了朝廷,投奔孟德,我就不信他刘玄德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寇我庐江!”
看见刘勋祭出了曹操和朝廷派,蔡瑁眉头微皱,却没有恼怒。
他只是冷静的答道:“子台,该说的话我也已经说了,能给的条件也都给了。你若是愿意,我当立刻传讯襄阳,令黄府君出兵援你。你若是不愿意,那我不多叨扰了,这几日就打算回襄阳去了。”
刘勋知道蔡瑁是不满自己迟迟没有决断,准备抽身离开了。
同时,这也是最后的通牒和施压了。
刘勋心中暗自叹息一声,还是自身实力太弱了,若是自己有精兵两三万人,何愁不能据守庐江?
不过此时,也的确该做出决定了。
“德珪何必如此急躁。”
刘勋在蔡瑁最后通牒之下,终于下定决心:“我意已决,当归顺荆州刘使君。希望刘使君能早发援兵,进驻庐江。”
“好!”
看见刘勋终于松口,做出了决定,不再摇摆,蔡瑁心中大喜:“我主早已有言,说子台必是他东道之主,今日果应其言。”
蔡瑁口中的东道之主乃是东汉开国时刘秀和其名将的典故。
两汉都有法古的传统,特别喜欢引申历史故事。
一旦有故事(典故)在身,任何事情都会有法理+1,大义+1的效果。
北道主人在东汉开国时期,有三处典故,分别说的是邓晨、耿弇和彭宠。
但蔡瑁这里所说的乃是邓晨。
邓晨在河北同光武汇合,见面之后,就以常山一郡投效光武,被光武誉为北道主人。
正契合了刘勋此刻以庐江一郡投效刘表的举动。
果然,刘勋一听,登时大为得意,拉着蔡瑁的手道:“日后同殿为臣,还需德珪多多提点照应。”
蔡瑁没有推辞,而是郑重承诺道:“你我相交莫逆,瑁敢不从命乎?”
言罢,两人对视大笑。
紧跟着,刘勋问起了援军事宜:“黄府君处,多久可至?”
蔡瑁在得到寿春陷落的第一时间就已经传信回了荆州。
江夏是对江东的第一线,而且历来也是荆州最强的藩属军,常驻兵力就在两万余人,其中半数为水军,沿江机动能力几乎快于奔马。
从江夏出发,只需要三至四日,即可抵达庐江。
但能调动多少兵力,以及又有多少兵力是马上就能出发的,这可相差甚远。
蔡瑁立刻答道:“黄府君麾下即可有两万余精锐,随时可战,其中大半可以来援。荆州刘使君处,则需要半月时间调兵。刘封刚刚占领寿春,并无余力南下,以我观之,子台只需要谨守舒城,刘封即无计可施。”
刘勋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其实他的确是如此思考的,否则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