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啥呢,留我一个人在这。”
穗禾纳闷的喊住夫妻俩。
“回去拿凳子过来”
怕在这里偷学手艺的马丘,尴尬的挠挠头。
穗禾知道他们为了避嫌,也没拆穿,点点头,让他快去快回过来帮忙一块烧。
整个烧窑期间,尽可能每一步都讲解清楚,砖窑烧到多少度,通过什么去判断,还有青砖和红砖的烧制区别。
“要在火势最旺的时候封窑,不能等,温度下来再封窑砖里面没有烧透。”
“原来如此,之前都觉得火势太大,封窑危险,等火势头没那么足才封窑。”
马丘复盘过之前跟三叔烧窑的过程,发现问题所在。
“谢谢你,小禾。”
“别这么客气,礼尚往来,我那围墙工作量可不小。”
苗冬心想,不一样的。
之前她们去做事,是穗禾花了钱雇佣她们的,没有她们也会有别人。
现在还大公无私的教她们烧砖,苗冬无时无刻不在庆幸,前年穗禾坐上的是自己的马车。
只想躲懒的穗禾只是觉得烧窑是个辛苦活,他们学会了,家里围墙的砖就有人烧了。
第一砖窑烧完后,需要封窑五天,她没有留在这里,回去给家畜们补充食物,又将给黄芪地里施肥才过来。
黄芪想要长得好,追肥除草必不可少。
这种多年生的根茎药材,对肥力要求很高。
枸杞苗那边每月施一次有机肥就可以了,农家肥不能上,会烧苗。
压条的枸杞树,需要在距离根系的三十公分处深埋混合肥,吸引根系往下延伸。
处理好家中事务,穗禾去苗冬家开窑。
“叮当”
两块红砖碰撞在一起发生清脆的声音,很结实,没有断裂。
“成了!”
“小禾。你真厉害!”
马丘和苗冬肉眼可见的欣喜。
“嗯嗯,温度再降点就把砖运出来,准备第二窑”
“好的。”
傍晚时分,山里温度下降,砖窑慢慢冷却完毕。
花一天的时间把砖窑清理出来,穗禾也全程帮忙,速度快上不止半点。
苗冬感叹之前和三叔一块干,同样一窑砖,花了两天才弄好。
第二窑由马丘动手,她在旁边看,偶尔纠正一下。
两窑砖烧完,穗禾帮着打好地基和划线,苗冬就让她先回去休息,等上梁再叫她来帮忙。
穗禾算算这段时间的付出跟得到的回报相当,很是爽快的回去了,在家歇息两天才出门。
院里的梨树开花了,白色的小花一簇簇,清香淡雅,欣赏一二后拿着竹竿过来辣手摧花。
竹竿敲打着花枝,片片梨花似雪般落下,好极了。
将落在薄膜上的花朵收集起来。
梨花有了,还差茶叶。
瀑布山一侧有几棵老绿茶树,刚过清明,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候。
去年发现它的时候已经过了采摘的季节,秋天还忘了这茬。
茶树太高,穗禾带着梯子翻山越岭过去摘。
采摘茶叶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求,采摘一芽一叶或者二叶,三叶,四叶的茶叶。
采摘的时候要注意叶片的完整,不能夹带老枝叶,茶果等杂质。
茶叶不单春天采摘,秋天和冬天都可以,不过在这里只有春茶和秋茶之分,冬天茶叶都冻掉了。
春茶品质最好,秋茶香味浓郁。
自己泡茶,摘的都是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上品。
茶叶的品种有很多,穗禾对茶的认知不够,只知道最常见的红茶和绿茶,再往细数就俩眼一抹黑。
比起茶砖,还是散茶更得她心。
茶砖之所以能黏合在一块,因为其中加了粘稠物,使用时需要掰开,讲究些的会用专属镊子夹取。
再好的茶制作成茶砖后,泡出来都会有杂质,因为茶砖上分离下来的叶片不完整。
两棵老茶树采摘完的茶叶单独放一边,穗禾再去摘小茶树上的叶片。
采摘完毕,返程路上穗禾绕道去有蒙古扁桃的地方,看到满树桃花心里很宽慰。
去年别的果树都高产的时候,这片小桃林几乎绝产,不知道是她干预太多还是自然因素导致。
今年除了打花除草,也不敢再动这摇钱树。
到家穗禾将摘回来的茶叶倒入簸箕,筛选出里面的碎屑和小虫子,中途不能用水清洗。
用手炒茶更加灵活,炒茶前要把手洗干净,指甲缝隙里不能有脏污。
拿出一口干净无油的大铁锅,烧热后把茶叶倒进去,控制火候,来回翻炒杀青,把茶叶里面的水汽变成蒸汽,
这样不停翻炒十几分钟后,开始一边翻炒一边搓揉,让叶片更好的卷曲,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