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后穗禾去把晾晒的麦子翻面
现在是阴历7月下旬,阳历8月半,第二茬农作物种下去,在阳历11月底左右能收获。
育苗移栽生长周期更短更高产。
穗禾沿着溪水往出山的小路走,大黄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帮忙放风。
最后在Y形分叉口挖淤泥,这里常年阴凉潮湿,泥土微量元素很高,是育苗的最佳选手一。
旁边还有一片松树林,用耙子聚拢大堆枯黄的松针,装上一袋在明面上,其余都收进空间带走。
松针下还有雨后冒出的一点蘑菇,因为没人采摘腐烂在下面,惹来许多蚂蚁的窥视。
等忙完这一阵,穗禾要进山捡点山货。
今年种地可是错过不少美味。
春杏熟的时候她在种地除草,还是小黄带俩颗回来给她尝尝。
准备回去时,不经意看到溪水另一道分支对面长了一大片的树莓丛。
穗禾立马停住回家的脚步,淌水过去,用树枝敲打赶走里面可能存在的“大辣条”。
山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个,天一热都躲在水边草丛灌木里。
“吼~~!”等等我!
大黄扑通一声跳下水,水流没过它的背部。
穗禾用镰刀割掉边上的杂草,有个落脚的地方。
空心泡泡状的树莓,小拇指头大小,有青绿的、橙黄的、大红色的还有紫红色。
摘下一颗放嘴里,轻轻一抿就爆汁,甜津津的。
顺手喂两颗给大黄。
“吼—!”再来点。
大黄咂巴两下嘴,感觉没尝出味儿。
“那边低,树上没有刺,自己去吃吧。”
说完穗禾拿出小篮子别在腰间,里面铺上树叶,摘好小心放在里面,时不时往嘴里倒一把
好像大部分人看到野果的第一想法不是在现场吃个饱,而且能摘多少摘多少,等回去再慢慢吃。
吃不完也不舍得扔,坏了倒给家畜,又上山漫山遍野的寻找。
这一片树莓从让穗禾摘了两篮,手指都被染成淡淡的粉红色。
这没有桑葚颜色深,沾上很容易洗掉。
树莓摘回去熬成果酱,冬天烤面包的时候在中间涂抹一层,想想都觉得美味。
灶台里砌的烤箱,去年只烤了一点小饼干,今年她想买两本食谱回来,学着做。
城里的面包店和蛋糕店屈指可数,穗禾只在西城繁华街口见过,里面都是有钱人家光顾的场所。
“大黄,走啦!”
“吼~!”来了
大黄低头又吃了两颗树莓,才依依不舍的跟上。
“过几天会长更多,到时候我们再来呀。”
“吼~!”好!
大黄不爱吃蔬菜,倒是对这甜甜的野果没有抵抗力。
回家后穗禾洗了一篮浆果,给自己做碗水果茶。
煮一壶绿茶,放凉后加入捣碎的树莓和蜂蜜。
白色陶瓷碗里装着冰块,果茶倒进去很快就冰冰凉凉的。
再放一片薄荷叶,看着就觉得消暑。
窝在屋檐下的躺椅里,摇摇晃晃好不惬意。
空间里还装有许多没掰下来的玉米,可这会只想懒懒的躺在椅子上,不想动弹。
傍晚时分,穗禾把空间清空,将麦子装袋,通过空间运送到砖窖里堆放。
里面已经提前打扫干净,撒上生石灰除潮。
七亩小麦给砖窖装的满满当当,共2534公斤,平均亩产724斤。
西北地区小麦产量没有中部平原产量高,平均一亩地产能500斤左右。
灌溉条件好的地方产能在1000斤左右。
穗禾选择的位置还算不错。
在家休息的两天把玉米掰了装到“粮仓”里。(之前装板栗做的)
玉米杆也留在空间保鲜,到时候拿来喂猪喂鸡。
第三天下午没什么事,开始培土育苗。
把淤泥和树林里的熟土倒一块。加入麦秆灰,自己堆的有机肥,用铲子来回翻转,混合均匀。
调配好后摊开在空地上暴晒杀菌,用的时候倒水调和捏成小球球,往里面放种子即可。
一亩地需要3-4斤玉米种子,育苗移栽一亩地3斤差不多。
穗禾泡了23斤种子,预留出损耗空间。
除了传统的育苗,还能无土培育,跟发豆芽差不多。
看上去省事,可根系纠缠在一块,分株伤根,移栽后存活率甚至比不上直接点的玉米。
玉米种子泡发6-12小时,就能放到育苗球里。
穗禾在屋后地窖上面的空地育苗,这里阴凉通风,太阳晒不着。
包好种子的土胚摆放在木板筐里,装满一板后,端到架子上,上面再覆盖着小麦秸秆。
架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