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眼下的局势,就是朝堂里大贵族和保守派士大夫是不服李成桂的,而且是有着根本利益冲突的,之所以李成桂掌控了局势,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成桂手里有军队。
在地方上也是如此,大贵族和保守派士大夫依旧是地方真正的统治者,这一点跟大明是基本上一样的。
而除了少量想要搏个从龙之功的寒门士大夫,以及总数超过高丽军队一半的军人支持李成桂以外,在高丽国内,李成桂是被社会各阶层广泛反对的.大贵族、士大夫、奴婢、商人、佛寺势力等等。
因此,只要明军出兵,那么必然会有大量站在李成桂利益对立面的势力来帮助大明。
这一点,毋庸置疑。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继续说下去。”
“是。”李文忠继续说道,“我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从南路解决高丽,而是为了给辽阳的凉国公集结辽东和北平的机动兵力争取时间,待蓝玉大军集结完毕,便可从北路跨过鸭绿江,进军高丽。这样一来,我军便可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让李成桂首尾不能相顾!”
那么,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了。
“辎重够吗?”朱元璋问道。
“囤积的辎重足够在不大规模调动整个北方的情况下,维持到明年的二月。”李文忠盘账盘的很清楚,得益于开中法还有二十年来始终把蒙古人作为最大假想敌,北疆明军的家底比较厚实,哪怕是打完了捕鱼儿海之战,剩余的物资和这五年积累下来的,也足够十万大军的半年消耗之用。
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北疆明军最大的后勤基地,就是北平。
之所以是北平,是因为中原地区和河北大平原生产的粮食,都可以方便地运输到这里,而如果是在山西囤积,那么则会因为崎岖的山路而增加大量的成本。
再加上北平既可以东出辽东,也可以西经宣府进入大同或者北上草原,所以也就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这个角色,而一旦对高丽开战,北平作为后勤基地的优势就可以体现出来。
不需要北方的全面动员,只需要调动一部分民夫,就能依靠库存,帮助大明进行远征。
除此之外,明军在辽西走廊,也就是山海关-辽阳一线建立的绵密的兵站、仓库,这次也会起到大用这些在之前是为了对付纳哈出用的。
只不过,如果继续向东,跨过长白山和鸭绿江,那么在这段路上,明军就要加倍小心了,一方面是有很多山路,另一方面,则是女真人的袭扰。
而即便过了鸭绿江,在高丽境内,也有很多阻碍.必须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就突破高丽军队的防线,至少要前进到安州。
最佳的行军路线就是沿着海岸线不远的道路进行行军,那里没有高丽北部延绵不绝的崇山峻岭,现代世界的公路也是沿着这条路修的。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条行军路线很直。
是的,从辽阳到丹东,正好是把辽东半岛像是切西瓜一样切了个对角,中间虽然要走山路,但好歹是路,也是现代世界G304和G1113走的那条路,而到了丹东渡过鸭绿江,顺着海岸线走就能到安州,然后一路直下就是平壤。
这是唯一一条可以避开高丽北部崇山峻岭的道路,也是一条缩小后笔直到近乎直线的线路。
当然,这也意味着高丽军队女真人会在长白山就开始层层抵抗、袭扰,在渡过鸭绿江后,更是会以精锐部队阻击。
而如果明军无法沿着这条路走,那基本上就只能选择绕行茫茫群山了.这是不可能的。
这条路,直线距离,短到只有270公里,也就是540里。
现代世界几个小时就开到了,即便是在大明这个时代,从陆路走,也着实不算远。
安州到平壤,则只有一百里出头
大明知道这一点,高丽自然也知道。
所以,一旦大明选择从北面动用北平和辽东的军队进攻,那么在渡过鸭绿江以后,必然会面临着艰苦的攻坚战,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从辽阳集结出发开始算起,包括翻山越岭走山路到丹东,再到渡过丹东抵达安州,看起来好像补给能从八月坚持到来年的二月,但实际上的时间,根本没有这么长。
第一,明军的军事行动,必须在完成秋收以后进行,因为不管是北平还是辽东的军户,大部分都是有着屯垦任务的,而且这些粮食不可能不收,所以必须要给秋收留出时间,这样的话,集结军队的窗口期,就到了九月。
第二,集结军队不等于能把军队瞬移到出发地,即便可以辽东的军队先出发,但散布在辽东各地的军队,也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抵达辽阳。
第三,即便集结军队,也需要至少几天时间对军队进行整训,确定不同卫所之间的通讯联络和分路行军的指挥关系,同时这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