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太子当的就有些兢兢战战。
全指望过两年他老娘寿命到了。
现在这所谓神丹一出,他哪还敢指望啊,他都怕自己根本熬不过他老娘。
再加上又出了昨天那事。
李显自己一个人在内寝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思来想去,最后是一咬牙一跺脚,决定这太子不当了,爱谁当谁当。
于是才有了今天常朝上的请辞。
对了,太子党官员都不知道。
所以他这话一出,不仅太平公主一脉的官员懵了,正准备帮太子说话的相王一脉,以及太子党的官员全都懵了。
当然了,更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
太子党官员还没来得及说话,太平公主就立刻站出来:“不可,太子并无过错,前两日也只是被裹挟而已,这世间就没有无缘无故废太子的道理,还望圣上莫要听信,容皇兄太子冷静几天。
而且臣也无资格去做那皇太女。
德行不够,不敢僭越妄为。”
直到太平公主站出来,一部分人才注意到她看起来比前两天好像年轻了不少,但大多数人并未太在意她的容貌。
而是全都被她那番话给吸引住。
然后开始琢磨她为什么要这么干。
是在以退为进还是想要干什么?
可能因为此时发生的剧情是大多数人都没想到的事,所以一时间整个紫宸殿显得分外沉默安静,可谓寂静无声。
太子党在想着,太子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在以退为进还是怎么样?
为什么不提前跟他们商量一下。
现在都不知道该附和还是该劝阻。
已经商量好全力帮助太子,一定要打消当今圣上立太平公主为皇太女想法的相王一脉,同样不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帮助太子,帮助太子请辞太子位吗?
那不纯纯南辕北辙。
太平公主一脉官员倒是知道,至少太平公主目前并没有争取皇太女身份的想法,不然也不会昨天晚上连夜给他们传讯。可当今太子的操作,他们同样想不明白,甚至觉得这是不是一个机会。
又或者说是不是太子的试探?
沉默许久后,不少人更是将视线投向白圣,觉得可能还是得看她的意思。
毕竟废不废太子,立不立皇太女。
他们的意见兴许有点用处。
但必然无法起到决定作用,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还是当今圣上态度。
“既然如此,那就封为英王,挑个良辰吉日,搬出东宫,回英王府,至于太平,即便你没有当皇太女的想法,也得好好当差,等天下才女汇聚于神都之后,由你来负责甄选人才,开府建衙。
可留一部分人才自用。
剩下的回头递交与证。
至于太子太女之位,暂且搁置,朕正春秋鼎盛,倒也不用太过于着急。”
可以说白圣几句话,便将自己剩下的两儿一女拉到了平等地位上。先前的太平公主再怎么有权势,实际上与王爷还是有区别的,投靠她的大多数都是趋炎附势之辈,并不怎么忠诚,同时她没有开府建衙权,这是王爷独有的权利。
再加上让她甄选才女中的人才。
更是算出让了部分科举权给她。
至少在权力这方面,太平公主已经领先于她那两个哥哥小半步了,如今最落后的反倒是相王一脉,没啥存在感。
说完之后,白圣并没有给他们反对的机会,直接转身就走,至于圣旨,待会会派人送过来,不过临走前,白圣还特地又撂下一句话:“既然日后没有太子了,未来常朝就由两位宰相,太平以及显儿和旦儿一起协商着来,实在无法决断的再给朕上折子,此当为常例。”
等白圣离开,满朝文武依旧有些摸不着头脑,现在的英王李显以及太平公主则都松了口气,看来他们没有猜错。
他们母亲身体恢复健康后,首先想做的应是重新大权独揽,并不想有个太子,或者太女桎梏,给他们神丹恐怕既是有亏欠心理,也有敲打他们的意思。
看来他们的理解应当没有问题。
不然圣上也不会如此满意的离开。
当然了,相比较于他们两个,相王是既迷茫,又心寒,好家伙,你们两个是一个不想当太子,一个不想当太女。
那他呢?
为什么不考虑一下他的意见?
感情他这个陛下现存孩子当中的老二,就这么没有影响力,没有记忆点?
还春秋鼎盛,八十几了鼎盛个屁!
东汉幼儿园四五个小皇帝加起来的寿命,都不一定有他母亲岁数大,如果这都算春秋鼎盛,他是不是太年轻了?
还需要历练历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