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凝神屏气,等待着在秦国朝堂上举足轻重的相国吕不韦的态度。
尽管在不久之前,嬴政借着扶苏的一腔热血意气,赢得了在朝堂上朝见的正名,但是在事实上,相国大人依旧掌握着秦国真正的实权,却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嬴政也并没有因为名义上的一次上风,便因此就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了。
即便心中觉得屈辱和不甘,嬴政还是强行压抑着君王的傲骨,对吕不韦表现出恭敬垂询的态度。
然而吕不韦只是抬头看向了嬴政的方向一眼,神情清冷,态度看起来有些倨傲。
一瞬间,朝堂上的气氛变得越发的尴尬起来了。
任谁也看得出来,这是相国大人在因为廷议之前的不愉快,而要重新树立权威,找回场子。
嬴政藏在宽袍大袖下的手,紧紧地握着,心中杀意逼人,但是面上却一副平静。
即便此刻他的心中再是愤怒于吕不韦的倨傲,也不得不藏起爪牙,继续龙潜于渊。
直到十个呼吸之后,吕不韦才轻咳一声,眼中带着捉摸不透的深邃,看向了扶苏和胡亥:
“既然王上对两位公子寄予厚望,让其上朝听政,那么不妨听听两位公子有何高见。”
吕不韦此言一落,扶苏的心中便瞬间洞察到了什么,心中的一些疑惑,也在这个时候,被解开了大半。
“怪不得赵高的言行这么奇怪,我还以为他真的忧心大旱的问题,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了。”
扶苏心中一声冷笑,心中有了八九不离十的推测:
赵高之所以方才一反常态的提出大旱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为了旱情而得罪吕不韦,事实上,这是赵高和吕不韦计划之内的。
让赵高提出旱情,又算定了朝堂上会有不同的意见,然后嬴政不可能无视吕不韦的存在,必定会问询吕不韦的意见。
而这个时候,吕不韦则可以顺水推舟,进行他计划中的那一步,转而问扶苏自己和胡亥的对策。
当然,吕不韦不会这么好心的给扶苏机会,肯定早就授意赵高,给了胡亥一个不错的答案。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胡亥会很快给出答案。”
扶苏心中暗道,然后带着微笑的表情看向了胡亥。
果然,扶苏看到胡亥仅仅是假装沉思了一下,便迫不及待的拜倒在了地上,先是向着吕不韦行了一礼,然后才向嬴政行礼道:
“启禀相国、父王,我有一个两全其美之策。”
胡亥的开口,使得他瞬间成为了大殿之上的焦点,吸引了朝臣们的目光。
这也是大臣们第一次仔细的审视胡亥。
被如此多的目光注视着,这让胡亥感觉大好,就好像此刻站在了高山之巅,被众人仰望一般。
所以胡亥表现的更为卖力了,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开口道:
“我认为戍守边疆和开挖沟渠之事,可以齐头并进。
壮丁兵士虽然大多都在保卫边疆,但是国内却依旧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口可以调动。
那些老弱妇孺的数量众多,即便不能上阵打仗,但是开挖沟渠,引水浇田,却是力所能及的。
或许速度会慢点,但只要全民尽皆出力,总会将河渠开挖出来的!
人心齐,泰山移!
值此举国困难之际,正应该是每一个秦国子民,为国出力共渡难关之际!”
胡亥的声音慷慨激昂,无论是作为策论还是演讲,都极具打动人心的效果,顿时赢得了许多大臣的喝彩。
“公子高见!”
“此言甚是!”
“公子说的对,此时正是我老秦人同舟共济之时!”
扶苏冷眼旁观,这些喝彩的大臣之中,有一部分是相国吕不韦的人,事先接到了消息,专门为胡亥造势的。
还有一部分,是秦国的武将和公室之人,这些人血气沸腾,很容易被家国天下的言论煽动起来。
不得不说,胡亥这一番表现,事前确实是下足了功夫的,表现的比较完美,以至于完美的有些过头,所以让扶苏更为笃定自己的猜测了。
扶苏沉默不语,没有在这个时候贸然开口,因为若是开口了,却不能拿出更好办法的话,只会沦为胡亥的衬托。
“胡亥公子的办法,确实不失为两全之策,目前看来,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老臣也赞同胡亥公子,请王上下令各地组织老弱妇孺开挖沟渠,引水浇田。”
吕不韦站了出来,大肆褒扬了一番胡亥,表明了自己站胡亥的态度。
“此法不妥!”
嬴政尚未开口,朝臣之中,却忽然响起了一道反对之声。
众人惊愕的举目看去,发现开口之人,依旧是熊启。
“相国大人,若是小旱小涝的话,那么征发老弱妇孺还是可以应付的。
只是今年大旱不比往年,关中千里,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