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借虫儿的动态来表现自己的感知,含蓄得很,也委婉得很。
春气暖了,虫儿也鸣唱起来了。
这虫声,把春气暖的感受编制成一首优美的回春曲,把春回的信息透进绿窗纱。
一个新字,说的是乍鸣初唱,用得熨贴极了。
偏知在今夜,虫儿还是初次鸣唱呢!
纵观全诗,要说它的妙处,月夜之景其有画面感,称其表现月色手法独特云云。
诗人其实意不在景,而在于节气物候的变化,或者说冬的结束、春的到来。
一年四季的更迭,人人知道。
但是,更迭在哪一瞬间发生,却几乎无人知道。
诗人在这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月色半明的家里。
分明、真切地感受到了第一缕春的气息,听到了第一声春的虫鸣。
不妨说,这是一首角度新颖的报春之歌。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将庭前的东风和杨柳相联系,表现了妇人的思念之情。”
“庭前是指房子前面的院子,时有是指不时地,东风是指春风,入是指吹进来。”
“杨柳是指柳树,千条是指很多,尽向西是指全部朝向西方。”
“这里用了一个拟人手法,将杨柳比作妇人的心绪,随着东风而向西方飘去,寄托了她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这首诗以一位妇人为主角,通过描写她在春天早晨的哭泣和窗外的景物,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悲哀。”
“诗中运用了对偶法、反衬法和拟人法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意境优美。”
“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命运,她们往往因为丈夫出征或远游而饱受孤独和苦难。”
“《采莲曲》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江南的采莲风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写采莲的时间和地点。”
“落日是指傍晚时分,清江是指江水清澈,荆歌是指荆州的歌声,艳楚腰是指楚地女子的纤细腰身。”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吗,写采莲女子的年龄和习惯。”
“从小惯是指她们从小就习惯了采莲的生活,十五即乘潮是指她们十五岁就能熟练地驾船顺着潮水去采莲。”
“这首诗以采莲为主题,通过对比和拟人等手法。”
“生动地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富有诗情画意和民族特色。”
“刘方平的诗歌多咏物写景,尤其擅长绝句,形式简洁,语言清新,富有江南风光和民俗风情的特色。”
“他的诗歌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
“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刘方平的诗歌与他的画风相互影响,都体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隐逸。”
“他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唐代诗人,他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诗情画意和民族特色。”
“他虽然不愿从政从军,但却以文化艺术为志业,为唐代文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辛弃疾:这首《春怨》写一个贵家少女,幽闭于深门大院之中,无限怨恨之情。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首诗,从艺术上来说的确婉丽至美,从情感表达来说更是将满篇伤情寂寥浸入人心。
第一句纱窗日落渐黄昏,写时间之晚。
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室内的光线越来越暗淡了。
诗人从日落渐黄昏写起,使整个环境笼罩在暮色的气氛之中,给人增添了凄凉的感觉。
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写怨人之苦,是全诗的中心句。
句中的金屋,原为汉武帝宠爱陈后主的故事,后指娶妾谓之金屋藏娇。
此句中的金屋,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自然是幽闭深宫中的少女。
少女面对幽闭的深宫,在日落纱窗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
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自然要悲伤、落泪了。
泪痕二字,点明其垂泪之久,悲伤之深。
少女为什么满脸泪痕,诗人未有交代。
但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少女悲伤、怨情的缘由。
是怀念远方的情侣,还是失宠之怨情?
这里,诗人仅用泪痕二字,便把少女悲切之程度刻画得入木三分。
以上两句从时间之晚,深宫之静寂,交代了日落后环境幽暗、凄凉之特点。
如果诗人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诗的意境、手法便不见得有何高明。
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在以下二句中,为我们所展示的另一番天地。
第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