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讨厌杜审言的,莫过于吉州司马周季童和司户郭若讷。”
“不幸的是,这俩人没有苏味道那么宽广的胸襟,反而十分心狠手辣。”
“两人合伙将杜审言诬陷入狱,想要杀掉他。”
“在此之前,杜审言可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张狂的性格会害死自己。”
“更没想到,救自己的竟然是13岁的儿子。”
“周季童将杜审言下狱后,在家中大摆宴席,宾客云集。”
“杜审言13岁的儿子——杜并,偷偷混进司马府,趁周季童不备。”
“拔出匕首冲了上去,刺向周季童,最后被护卫乱刀砍死。”
“而周季童也不治身亡,在他临死前,他说杜审言有这样孝顺的儿子,我不知道,郭若讷误导害了我啊。”
“因为杜并的轰动之举,杜审言被调回洛阳,还被武则天召见启用。”
“但在此之后,杜审言官运始终不顺,几经升贬,最终担任修文馆直学士。”
“而他当年的上司苏味道,已经两度拜相了。”
“杜审言狂且狂,事实上,人家狂是很有资本的。”
“杜审言的孙子——杜甫就格外欣赏追捧自己的祖父,他曾称赞自己的爷爷吾祖诗冠古。”
“而不说杜甫的亲戚滤镜,杜审言的诗在当时及后世都是有巨大影响力的。”
“在诗歌由初唐走向盛唐的历史进程中,陈子昂、杜审言称得上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他们为唐代诗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联结、过渡作用。”
辛弃疾: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文采出众,恃才傲物,屡遭贬官。
杜审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诗圣杜甫的祖父。
他擅长写诗,恃才傲物,遭到很多人嫉恨,他因得罪权贵而被贬官。
他的祖父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将领和学者杜预,家族世代官宦。
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做巩县县令全家迁往巩义。
杜审言自幼饱读诗书,少年时即以文采著称,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25岁的杜审言进士及第,曾任汾州隰城尉。
杜审言徒蜀川县尉,王勃为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之。
离开长安前,杜审言始与宋之问交游。
杜审言迁升至洛阳丞,创作了《大酺》七律诗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
杜审言才华横溢,擅长诗文和书法。
但他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被众人忌恨。
杜审言被贬到了江阴为官,且只是做官级很低的小县令。
在那段失意的时间,杜审言作了不少诗歌。
离开洛阳时,陈子昂等45位文士纷纷为他作诗文赠别,就连卧病不起的宋之问都送来了赠别诗。
吉州山高皇帝远,地方官沆瀣一气,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杜审言忍不住讽刺几句就把吉州上下得罪了个遍。
吉州司马周季童与司户郭若讷对杜审言可谓恨得牙痒痒,就将杜审言诬陷入狱。
两人就罗织一大堆罪名,将杜审言问斩。
杜审言十三岁的儿子杜并8岁丧母,从小跟父亲杜审言相依为命。
看到父亲为奸人所害,身陷牢狱,杜并急得坐立难安,他决定为父报仇。
这天,周季童在府内大摆宴席,宾客云集,喧嚣热闹。
杜并偷偷混进司马府,趁周季童推杯换盏之际,拔出匕首冲了上去,连刺周季童数刀。
最后被司马府的护卫乱刀砍死,依旧牢牢握住匕首,倒于血泊之中。
事态震惊朝野,皆称杜并为孝子。
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颋,还亲自为杜并作墓志铭。
武则天闻知此事,她下令将杜审言带到京城,亲自询问案情缘由。
武则天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后,她指示将杜审言无罪开释。
杜审言在此间,往返于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之间。
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
途中,与一起被贬的李峤、宋之问等人互有唱酬的诗。
在流放途中,杜审言来到了湖南湘江边,正值春回大地,花鸟迎人,本应是赏春游玩的好时节。
然而,对于被贬谪的他来说,春光越美好,内心的愁苦越加浓重。
这种反差使得杜审言在渡湘江时写下了《渡湘江》这首诗。
表达了他对昔日游历的怀念、对当前处境的哀愁以及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忧虑。
过了没几年,他又被重招进京,先是出任国子监主簿,后任修文馆直学士。
杜审言在修文馆直学士任上得病,享年六十三岁,赠著作郎。
杜审言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五言律诗方面,他的作品多朴素自然,格律谨严。
《夏日过郑七山斋》也是杜审言的名作,诗里渲染了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