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他立下澄清天下之志,想走科举之路。
奈何时局动荡,民族歧视严重,汉人和南人入仕受到限制。
屡试不第的他,满怀愤郁,索性烧毁所有文章,立志永绝仕途。
他买舟下东吴,过大江,进入淮、楚等地,游遍名山大川,浪迹江湖。
他结交奇才侠客,买酒畅饮,慷慨悲吟,被人斥为狂奴。
他的诗名、画名、才名不同凡响,声名鹊起。
求画者蜂拥而至,他泼墨挥毫,干花万蕊,俄顷即成。
他本就蔑视权贵,鄙薄俗流。
多年的游历和亲身遭遇,让他的视野和胸襟更加开阔。
他对社会现实的残酷和统治阶级的腐朽也认识得愈加深刻。
他几次拒绝为官,带家人回到会稽山。
他画梅不加色彩,还效仿先贤王羲之在自家池中清洗砚台。
晚年的王冕仍以卖画为生,此时他也确实如同一株饱经风雪但潇洒挺立的老梅树,淡泊名利、秉持操守。
除了画梅、写梅,他也写过民间疾苦、朝廷苛政。
隐居之时,每当风和日丽的日子,他就操觚赋诗,写个不停。
当然,他写得最多的、画得最多的还是梅。
元朝是文人画的兴盛时代,汉人才子仕途断绝,他们拒绝和腐朽的元朝统治者合作。
政治道路阻塞、生活困窘,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不畏风雪、不畏严寒的梅花,成了他们笔下坚贞高洁的艺术精灵。
“至正七年,王冕再次出游,这次是北上。”
“在大都期间,王冕寓居于秘书卿泰不花家,得以直接观察到元朝京都的社会、时政。”
“在这次北上途中,他遇到不少侠客奇士,相与谈及古豪杰可歌可泣的故事。”
“指点当今时势、弊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旁若无人,被人视为狂奴。”
“他还利用机会,与个别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忧苦。”
“王冕这次出游几乎经历了半个中国,经过一年才南归,所见所闻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生活感悟。”
“一路写下了不少记游、述事、写景、吊古伤今与批判暴政、同情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诗篇。”
“仅记游抒怀、吊古伤今的诗歌就有六、七十篇,大大地丰富了他诗集的内容,形成质朴写实的诗风。”
“王冕在与人酬唱探讨时也收益了诸多绘画技法和理念,不断加强着艺术修养。”
“如与诗人贡性之交谊深厚,常向他索诗以增高绘画作品润格。”
“与画家金禹瑞结交,赞赏其画松技艺,并为其画作题字。”
“王冕常游名观古刹,与僧道隐士也多有来往,十分欣赏他们的作品。”
“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思想多受熏陶,其作品不自觉沾染着释道的出尘高逸之气。”
“由于此次壮游,王冕更多地接触了社会现实,对社会的前途有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看到了元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以及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预知大乱即将发生。”
“所以他回到绍兴之后,在会稽九里山买了一片地,开始隐居生活。”
“王冕造了三间草屋,周围种上花木、竹子、茶树、禾蔬,取名为梅花屋,带着妻、子读书生活于其中。”
“因为别无生活来源,所以以为人作画谋生。”
“这种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过了五六年后,江淮流域广大地区的农民起义蔓延至大半个中国。”
“战火的冲激使得王冕的生活变得更加艰苦,但他仍然清苦自守,保持自己的风节。”
“到至正十九年朱元璋命胡大海率军攻取绍兴,附近村庄的居民都已避兵入城,王冕还在九里山不走。”
“朱元璋听闻王冕的名声,便想请王冕为幕僚,授以谘议参军。”
“但王冕没有答应,不久王冕便病逝了。”
徐光启:王冕一身清气充满人间,其诗为元诗之冠。
王冕是个独生子,周岁能简单说话,三岁基本能对答自如。
到五六岁,那机灵劲让人感觉要比一般儿童的智商高。
由于家里贫穷,七八岁时就开始当放牛娃。
每当他走过学堂时,总被那朗朗的读书声吸引。
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把牛牵到山坡那片草地上后。
就偷偷溜进学堂,听学生娃念书,学生娃们念的内容他记住了。
但把牛从山坡上牵回家的事却忘记了,父亲大怒,不用说那小屁股遭了殃。
这种事发生了数次,让父亲气得差点儿吐血。
母亲说这娃娃想读书如此入迷,就由着他好了。
从此王冕就只在家里吃饭,晚上寄住在寺庙,白天到学堂听学生娃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