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便对他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
“苗再成也收到了杀掉文天祥的命令,但他不忍心,于是派人把文天祥一行人护送至杨州。”
“在扬州城门口,听等候开城门的人说要严密防备文天祥。”
“于是一行人向东而行,又遇上元军,好在没被发现。”
“走至板桥,元军又来了,杜浒、金应被擒获,把身上的财物都给元军后才被放回。”
“虞候张庆眼睛被射中了一箭,身上两度被箭射中。”
“文天祥两次都未被发现,得以脱身,最后一行人才坐船到了温州。”
“文天祥听说益王赵昰未立,于是上表劝赵昰即帝位。”
“文天祥所部被元军大败于空坑,其妻和三个子女也为元军所俘,部下死伤惨重,所幸文天祥得以逃脱。”
“元朝也得知了新王继位的消息,于同年十月发兵,数路并进,意在彻底消灭南宋抗元力量。”
“军队在海丰五坡岭停下来吃午饭,遭到伪装成村民的元军突袭。”
“文天祥与突然冲进帐篷的元军千户王惟义近身搏斗,不敌,被制服在地。”
“文天祥本想趁敌人不备自杀,但只是头晕目眩,未能如愿,最终被俘。”
“文天祥被俘后,先是被押送至潮阳,都元帅张弘范劝其投降,令其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不从,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过零丁洋》来回复张弘范的劝降。”
“此时文天祥正被囚于船内,亲眼目睹了海战后,二十万同胞牺牲,宋朝彻底灭亡。”
“张弘范取胜后再次劝降,还暗示文天祥如果能像忠于宋朝一样忠于元朝,也可以让他做丞相。”
“文天祥却含泪说国家沦亡却不能补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
“张弘范感其仁义不杀,遵照忽必烈的旨意,派都镇抚石嵩率一队人马押送文天祥前往大都。”
“同年十月,文天祥被押至燕京,元丞相孛罗便展开了劝降活动。”
“先是安排了留梦炎打头阵,谁知留刚一开口便被文天祥臭骂一通。”
“然后孛罗又让文天祥的旧主赵前来,文天祥北而拜号,乞回圣驾,旧主劝降失败。”
“后来,元丞相孛罗亲自出马劝降,文天祥誓死不降。”
“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同宰相议论放了他。”
“有人却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为借口,结果没有被释放。”
“至元十九年,忽必烈召文天祥上殿,问其是否改变心意,愿意归顺元。”
“岂料文天祥依然大义凛然地说到宋亡,惟可死,不可生。”
“十二月九日,文天祥被押往柴市刑场,向南而拜后从容就义,时年四十七岁。”
徐光启:民族英雄文天祥忠肝义胆,在民族危亡之际,宁死不屈。
这样自己不仅能收获一名得力的帮手,又可以给予那些剩下的反元势力沉重的打击,而非将他放走。
以他的影响力,如果将他放走,他要是想再扯起一支反元的队伍来易如反掌,此举无异于放虎归山。
此时又有南宋降臣刘梦炎从中作梗,此人一直与文天祥不对付,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在他的挑拨攻讦之下,忽必烈明白劝说此人归降是不太可能的了,最终决定杀了文天祥。
长达4年的监禁文天祥,早已分不清东西南北。
行刑那天,无数人前来送行。
在刑场之上,文天祥问他们南在哪个方向?当即有人给他指出。
于是他面向南方作揖,跪拜,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
而后对刽子手说,你可以动手了,最终从容赴死。
忽必烈在下达了杀他的命令后不久便反悔了,想要再次下诏阻止人行刑时,却为时已晚。
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在为他收尸的时候,在衣袋里找到了他的绝命诗。
文天祥读书,二十岁当了状元,四十岁当了宰相,名满华夷。
但是让他觉得对得起自己的只有两个字,无愧。
只要反躬自省,无所愧疚,不管一个人的境遇再怎么糟糕。
仰视苍天,俯看大地,那必将是朗朗乾坤。
由此可见,文天祥是一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宋朝灭亡乃大势所趋,这并非是他一个文天祥所能抗衡的。
最终也只能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