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开元盛世最后的名相张九龄,曾预言安禄山必反。
张九龄自幼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
13岁就能写出好文章,当时广州刺史王方庆曾赞叹这个人一定能有所作为。
青年时期的张九龄,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
宰相张说因直言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被流放到岭南。
过韶州,阅读了张九龄文章,直言遇到了不可多得的人才。
张说博学多才,是当时文人的领袖,又是朝中多有建树的重臣,他的激励对刚刚走上人生道路的张九龄是莫大的鼓舞。
张九龄考入进士后几年,因朝政动荡,正值武则天失去对朝廷的控制。
唐中宗即位后,局面依然没有好转。
因唐中宗无能,他的皇后韦氏,开始逐渐掌权。
五年之后,韦氏毒死了李显,打算做第二个女皇。
这时,唐中宗的侄子李隆基,发动政变,入宫诛杀了韦氏。
然后,李隆基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拥立他的父亲李旦做了皇帝。
而李旦登基之后,李隆基又开始和太平公主斗法。
最后,李旦不得不禅位给李隆基。
而李隆基登基后,又抢先下手,铲除了太平公主一党,唐朝高层这才终于恢复平静。
随着李旦登基,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张九龄这才终于有了机会。
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之后,他赏识张九龄的才能,开始大力提拔张九龄。
等到李隆基即位之后,张九龄的仕途,自然更是一路畅通。
更关键的是,武则天去世之后,那位之前被流放的宰相张说,重新返回了京城,然后又一步步再次成为了宰相。
等到李隆基即位之后,张说恰好是当时朝堂上,权柄最重的几人之一。
有皇帝和宰相的赏识,张九龄的仕途一路顺畅。
但是,因张说和宰相姚崇政见不同,张九龄与宰相姚崇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姚崇是唐玄宗所器重的大臣,执掌军国大权。
张九龄又以封章直言招致了姚崇不满,他以秩满为辞,去官归养,回到岭南。
张九龄回到家乡之后,却并没有闲居,而是上奏朝廷,请求在岭南地区修建道路,并得到了朝廷的支持。
他亲自到现场踏勘,亲自监督下,开凿了大庾岭古道。
梅岭古道建设完成后,张九龄便被再次召回京城。
而在这不久之后,张说也二度返回京城,再次担任了宰相。
在张说的提拔下,张九龄直接进入中枢,担任中书舍人。
至此,张九龄与张说被绑在一条船上了。
张说在朝堂上,也有很多政敌,一旦张说出了问题,那张九龄自然也会被牵连。
果不其然,张说被李林甫等人弹劾,而后被罢免了官职。
张说被罢官后,张九龄也被牵连其中。
为了避免卷入这些风波,接下来的几年里,张九龄一直自请在外做官。
在外历练的数年之后,到了开元十九年,张九龄被再次调入京城。
这一次,张九龄被调回京城,不再是张说的关系,更是唐玄宗本人的意思。
经过这十多年的观察之后,唐玄宗已经意识到,张九龄是一个难得的宰辅之才。
最关键的是,张九龄本人品格高尚,不愿意参与党争之类的事情。
所以,当张九龄第三次被调回京城之后。
这一次,他的升迁之路,就再无任何阻碍了。
至此,张九龄终于平步青云,正式成了唐朝的宰相。
张九龄多次上奏安禄山狼子野心,面有谋反之相,请求皇上根据他的罪行杀掉他,希望断绝后患。
皇上不准,却为示皇恩,将安禄山释放。
最终安禄山反叛,埋葬了大唐盛世。
他请求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当年农历二月因病去世。
在他死后不久,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
“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
“这一年,朔方节度使牛仙客治军有方,得到唐玄宗的嘉许,玄宗打算提拔他为尚书。”
“张九龄反对,说唐王朝建立以来,尚书只有当过宰相的或名扬天下,有德行的人才能充任,牛仙客破格提拔不合适。”
“唐玄宗又说封牛仙客一个爵位,张九龄反对,说封爵的目的是奖励别人建立功劳。”
“治军是他应尽的职责,不是功劳,并提议赏给牛仙客金银绸缎就行了。”
“唐玄宗沉默不语,李林甫上奏说牛仙客有宰相之才,张九龄不同意是不识大体。”
“第二天,唐玄宗再次提出封给牛仙客爵位,张九龄依然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