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并没有在意孟浩然的行为,而是反问是不是襄阳的那个孟浩然,这是因为孟浩然在长安已经是小有名气。”
“唐玄宗得知就是孟浩然之后就让他当场念一首自己的诗赋,孟浩然没有思考就将自己失意时作的《岁暮归南山》念给了唐玄宗听。”
“没想到其中一句不才明主弃让唐玄宗勃然大怒,认为孟浩然是在怨恨自己没有提拔他做官。”
“将孟浩然斥责一顿之后就直接拂袖而去,这件事情也让孟浩然彻底与自己入朝为官的理想抱负失之交臂。”
“长安科举考试的失败以及唐玄宗的贬低,让孟浩然不得不放弃自己入朝为官的抱负而离开京城,转而踏上漫游隐居的归途。”
“他最终隐居襄阳,时隔数十年他再次变成了他二十岁的样子。”
“他有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出跃马非吾事,狎鸥真我心。”
“有时又故作什么事都未发生,十分洒脱说出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这样的千古名篇。”
“他似乎从少年时期开始就选择好把隐士作为自己一生的归宿,从二十岁起一生都走在归隐的路上。”
“他的生活当中也充杂着许多平静,例如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这样的诗句。”
“这样平静安逸的诗句颇有李白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潇洒。”
“纵观孟浩然的一生,或隐居鹿门,泛舟洞庭。”
“或干谒求仕,赴京应举。”
“或漫游吴越,归卧襄阳。”
“或爽约韩朝宗,入幕张九龄。”
“进退出处之间,好像杂乱无章,难以把握。”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孟浩然不过是在仕隐两极之间摇摆的诗人罢了。”
“当他发现,苦读十年后只是空有才华而志不能得。”
“一切的不顺难以消解,只能而走上归隐之途。”
辛弃疾:孟浩然无奈归隐,才华出众竟是原罪,人性的复杂让人唏嘘。
做一个人真的是很难,难的不全然在于命运安排的不公,而在于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难的也不在于周围人对你或好或差的议论,而在于人的迷茫、焦虑、爱恨怨憎、患得患失。
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孟浩然终其一生都在纠结归隐还是出仕,最终在几度求仕不得后而归隐山野。
千回百转,求而不得,其内心的绝望可想而知。
很难想象在盛唐时期,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竟会白衣度过一生。
盛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已彻底废除了贵族大家的特权。
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来考试,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极大鼓舞了有才华的底层人士。
学会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是当时底层普通人普遍的共识。
然而魏晋遗风仍然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科举而出仕的名额毕竟是少数,魏晋时期的九品官人法中的推荐制在当时仍是有一定市场的。
当时不少人都曾效仿诸葛亮隐居卧龙岗,寻找合适的地方隐居。
其实隐居也不是为隐居,实是待价而沽,通过隐居吸引当权者注意,从而达到越过科举而快速入仕的目的。
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求官时,经常到太学里面吟诗作赋,坐而论道,满座的人都比不过他。
肯定是有人听说了孟浩然的大名才引荐他去的,这无可厚非。
问题的关键是你孟浩然才学甚高,表现太过亮眼,把一众国家精英给比下去了。
明明是人家的主场,你却反客为主,不知收敛,把人家都给打趴下了。
有人邀请孟浩然到太学讲学,而孟浩然也想抓住这个机会展示自己才华,希望有贵人欣赏他的才华从而能够提携他。
然而才华横溢就是把双刃剑,用的好了就是利器,用的不好就伤到自己。
孟浩然老在太学里面晃悠,那些官宦子弟表面上恭维他的才学高深,其实背地里恨死他了。
你孟浩然一介布衣还指望我们给你引荐做官,将来好再压我们一头,世上哪有这等好事。
后来孟浩然老老实实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也没考中。
在这期间,孟浩然认识了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
在科举无望后,孟浩然灵机一动,想起了张九龄,便写下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前半阙气象磅礴,大气凛然,后半阙就把求做官的想法表露出来了。
一直都把这首诗当成孟浩然巴结谄媚权贵的证据,其实孟浩然写的这首诗还是很委婉的。
大诗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