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愿意,他冒着被统治集团厌恶、贬斥的风险,也要将忧国忧民的犀利之言化作利剑直逼统治集团心头。
盼他们迷途知返,收拾旧山河,还百姓盛世大唐。
因为他是杜牧,他是十门宰府,个个英杰杜氏一门的忠良之后。
他是从小便矢志不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杜十三。
从少年得志到中年沧桑,从流连花丛到错失所爱,从天之骄子到坠下高台。
从青楼楚馆风流客到忧国忧民失意人,杜牧的一生写满了突变与戏剧性。
所以即使他的诗篇名动天下,即使是被贬远离权利中心也是一地高官。
即使自嘲落魄书生也还是美人环绕、红袖添香,但杜牧还是抑郁不得志
最终逝世于樊川别墅,那一年杜牧年仅49岁。
一代天之骄子、忧国忧民的诗人带着对天下百姓的不舍,带着对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无奈沧桑,悄然离去。
以一己之力撑起晚唐诗坛,墨笔一挥便是锦绣文章的诗人杜牧。
对于自己的墓志铭却只是平白的寥寥数语,一生功绩点墨未着。
从鲜衣怒马少年郎,到年岁未老须先白的沧桑他乡客,杜牧对自己的一生是不满的。
他满腹的抱负和理想都未得施展,他拥有美人无数,却永远错过那个春风十里皆不如的张好好。
及第登科后的杜牧从洛阳打马奔赴长安,那一年他春风得意,应是同春天同样耀眼。
在得知杜牧逝世的消息后,张好好同是从洛阳奔赴长安,最终自尽于杜牧坟前。
正是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从天之骄子到坠下云台,满腔抱负无处施展,抑郁致死,杜牧对自己的一生是极不满意的。
然而是非公道,自有后人评说。
就像秦始皇的阿房宫早随着他的二代一起倾覆没落,而杜牧关于《阿房宫赋》忧国忧民的深刻哲理却真正做到了历万代而不衰。
就像每年的清明时节寄哀思,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垂髫小儿都会道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彼年春风明月不知意,此日青史昭昭显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