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48章 范文正公范仲淹

第448章 范文正公范仲淹(2/5)

就以稀粥为食。

    五年未解衣就枕,读书之刻苦,非常人能企及。

    同窗好友看范仲淹如此勤俭,便带来了一桌鱼肉美食邀请范仲淹品尝,然而范仲淹对着美味佳肴却没有吃一口。

    同窗气愤的质问他,范仲淹回答已经吃惯了稀粥,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再过艰苦的日子就会不适应。

    这就是范仲淹,身处贫穷之境却胸有大志。

    甘于清贫生活,刻苦求学,面对享乐诱惑能坚守初心,不改其志。

    少年时代的范仲淹不光拒绝了享乐诱惑,更是放弃了可以窥见天子龙颜的机会。

    北宋真宗皇帝巡游到应天府,万人空巷。

    当地百姓和书院的学生们全都去街道上看皇帝巡游,只有范仲淹一人不为所动依旧在学院刻苦读书。

    同窗询问范仲淹为何不去看皇帝巡游,范仲淹回答将来再见皇帝也不晚。

    这就是范仲淹,面对再大的诱惑依然不改其志。

    在世人醉心于花花世界之时,他依旧怀着年少的初心独行于自己选择的独木桥。

    所幸苦心人天不负,寒窗苦读多年,终于在26岁那年。

    范仲淹科甲成功,进士及第,开启了属于他范文正公的仕途一生。

    “《上执政书》内容有上万字,主要在内政改革方面,其中主张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

    “时任宰相的王曾对此极为赞赏,他与晏殊一同向宋仁宗推荐范仲淹。”

    “同年十二月,宋仁宗召范仲淹入京,将他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范仲淹为人直言敢谏,天圣七年宋仁宗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

    “范仲淹认为此举贬低了皇帝权威,于礼法不合,上疏劝谏,但没有得到答复。”

    “天圣八年,范仲淹又上疏劝太后刘娥还政仁宗,再度石沉大海。”

    “晏殊对范仲淹的行为深感震惊,批评他太过轻率。”

    “但范仲淹却不为所动,回信坚定阐明自己立场。”

    “天圣八年,范仲淹自请离京到地方为官,被任命为河中府通判,次年又被调任为陈州通判。”

    “即使在外地任官,范仲淹依旧时刻忧心朝廷之事,多次上疏直谏,反对朝廷大兴土木,并倡导整治吏治。”

    “太后刘娥驾崩,仁宗亲政,召范仲淹入京,专门负责谏言之事。”

    “刘娥逝世后,朝中官员大多跟随政治风向,议论批判刘娥执掌政权时的过错。”

    “但范仲淹却认为刘娥有养护宋仁宗之功,建议朝廷成全她的美德,宋仁宗因此下令朝臣不得再妄议刘娥过失。”

    “宋仁宗在刘娥去世后想立自己的养母杨太妃为太后,让其参与军国大事。”

    “但范仲淹劝谏说频立太后会让天下怀疑皇帝不能亲自主政,于是宋仁宗虽然继续保持了杨太妃的太后称号,但除掉了她的太后册命。”

    “江淮及中原等地爆发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宋仁宗应对态度消极,范仲淹再度上疏直谏。”

    “宋仁宗于是意识到了问题,派范仲淹负责赈灾工作。”

    “范仲淹不仅打开官仓赈济百姓,还将灾民用于充饥的野草带回朝廷,以作为劝王公贵族戒除骄奢之风的警示。”

    “宋仁宗历来与皇后郭氏关系不睦,在一次后妃之间的争端中,郭皇后不慎误伤了宋仁宗。”

    “时任宰相的吕夷简因与郭皇后在政治上有过过节,所以乘机协同内侍等人一起向气头上的宋仁宗进言废后。”

    “消息传出,群臣普遍对此表示反对,范仲淹也向皇帝进言。”

    “但因为吕夷简事先命令管理奏疏的单位不把范仲淹的奏疏递交,使得范仲淹的上奏没有成功。”

    “范仲淹于是干脆连同御史等十余人跪在殿外请求仁宗召见,仁宗拒绝见面,派吕夷简出来解释废后,结果被范仲淹当庭驳斥得哑口无言。”

    “第二天范仲淹本准备在早朝后再次在百官面前与吕夷简辩争,却被一纸诏书当庭贬至睦州任知州,其余参与劝谏的大臣也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

    “宋仁宗景祐元年,外放的范仲淹被调任为苏州知州。”

    “上任之时恰逢水灾,范仲淹立刻组织民众疏通河渠、兴修水利,将泛滥的太湖水引导入海,成功解决了水患。”

    李清照:影响范仲淹一生的两句话,一句升官,一句贬官。

    苦尽甘来终中举,折桂登科世无双。

    以为科举高中的范仲淹,一定是从此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可苦难并没有就此远离他。

    少年范仲淹由于不被范氏认可,参加科举考试之时还是不能回归本名,只能以朱说一名高中科举。

    高中的范仲淹想要认祖归宗,找回姓氏却依旧遭到拒绝。

    时值北宋官场黑暗时代,由于没有高官提携依靠,满腹才华的范仲淹却被授予安徽广德县城掌管狱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