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为破案提供了关键证据。
现在骆垚的意思是他们能够直接从各个地方锁定嫌疑人并且分析对方的行为?
警官们难以相信地吸了一口气。
这要是真的实现了,那他们以后办案该有多轻松啊?监控科的同事也没必要天天守着电脑了!
要知道不少监控科的人都渴望着能够出外勤办案,但在监控中查找嫌疑人也是侦破案件的重要一环,他们没办法不去做!
“骆总,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人工智能真的可以独自从海量监控中找到目标,并且通过目标的行为分析出对方的异常?”
“当然是真的,不就是个数据分析吗?这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有什么难的?”
骆垚继续回应:“现在的科技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犯罪调查,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由人工长时间盯着监控录像,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监控系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迅速锁定嫌疑人并分析其行为模式。”
他继续解释:“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手机信号等多种数据源,交叉比对,进而构建出一个嫌疑人的全面画像,从对方的基础信息到日常生活习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加速调查的进程。”
一位警官兴奋地说道:“这意味着我们能够更迅速地响应案件,提高犯罪调查的效率!”
骆垚点头:“正是如此,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犯罪打击中更具优势,当然,技术虽然强大,但需要使用者的经验和判断力来正确应用这些工具。”
听明白骆垚话后的警官们激动了起来,连忙问道:“骆工,那是不是意味着,在这起连环凶杀案中,人工智能真的看见了我们无法看见的东西?”
“嗯,这也是我今天要跟你们同步的信息。”
“在没有见到你们前,我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小苔藓计算好了受害人这段时间的行为模型。”
“从受害人的角度分析?”付雷看着骆垚确认道。
骆垚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地说:“你们既然都没有嫌疑人的线索,那我只能从受害人角度出发。”
“因为出事区域是在郊区,一般女性都不会独自前往,所以我查找到了对方最近的踪迹。”
“我发现,对方曾经来到了出事地点两次。”
“两次?”警官们都懵了,这信息他们怎么没有查到?
“这两次其实是小苔藓根据受害人的行为模式推测出来的。”
骆垚继续解释:“小苔藓通过分析受害人的日常活动轨迹、消费数据等,推测出了嫌疑人可能在出事地点附近出现的时间段,虽然这并非直接的实地记录,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推测,往往能够给提供一些的线索和思路。”
“在计算过程中,小苔藓注意到受害人的行为模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在她来到受害地点的时候,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受害人可能和人约在了受害地点附近。”
居然是约在了受害地点?!
警官们很清楚这意味着凶案性质很有可能从临时冲动作案转变为有预谋的作案了。
“而另外一名受害人也是类似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小苔藓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
“更详细的分析?”正当大家都以为小苔藓的分析结论已经说完的时候,骆垚突然又接着说了起来。
“这一次是针对凶手进行分析。”
“在附近的监控中并未出现过可疑的身影,但小苔藓分析了各个路口的流量,从车流还有人群中入手,根据日常车流和行人数量,筛选出了其他时间并不一定在,但出事两天时间段内,一定出现了的人或者车。”
说着骆垚将 PPT图片调了出来。
“一共十五辆车,三十七个人。”付雷瞳孔一缩,骤然紧张了起来。
“骆工,你怎么知道嫌疑犯只在这两天出现了,为什么不是天天经过这里?”
面对质疑,骆垚说了:“你理解错了,这只是样本采样的偏差罢了。”
“他当然可以经常经过案发地附近,但他绝对不可能在作案当天前后几天出现。”
“他如果在案发前后天天出现在附近,势必会被周围的人或者监控注意到,他只能装作偶尔路过案发地,进行探查,这里是郊区,人和车辆本来就比市区少。”
“这些信息其实你们早晚都能找到,不过人工智能的好处就在她的计算速度极快,你们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实地得到的信息,她可以通过各个地方的监控看到,在数十分钟内分析并整合出来。”
会议室里面传来的一片吸气声。
骆垚所讲的内容,早已超出了这帮警官的认知。
“先不说对不对,就这工作效率就帮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啊!”
“如果是真的就好了!以后有案子发生,我们就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在前期繁琐的调查上了!”
“数十分钟内就能分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