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阳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连接着大汉与北方诸郡的通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在广阳郡的蓟县之中,却有一个让刘禅头疼的人物——公孙渊。
公孙渊,原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儿子,他继承父业后,野心勃勃,企图割据一方。
然而,在大汉和曹魏的夹击下,他的势力逐渐衰落。
如今,他龟缩在蓟县,苟延残喘,却始终不愿投降。
当刘禅的大军抵达蓟县城下时,公孙渊派出了使者前来求和。
使者是一位年约五旬的老者,他身穿锦衣华服,手持节杖,神情恭敬中带着几分傲气。
“公孙大人愿意归顺天子,但请求保留部分兵力以自卫。”使者说道。
刘禅闻言,眉头微皱。
他知道,公孙渊这是在试探他的底线。
于是,刘禅沉声说道:“公孙渊若真心归顺,当率全城军民出降,不得保留一兵一卒。否则,便是抗命不遵,朕将亲自率军攻城!”
使者闻言,神色大变,他没想到刘禅竟会如此强硬。
最终,他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公孙渊不愿意投降,那汉军便也不再等待,当即开始攻城了!
汉军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将蓟县团团围住。
城墙上,斑驳的痕迹记录着连日来战斗的惨烈,残破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飘扬,仿佛是这座孤城最后的挣扎。
守城的士卒们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绝望。
他们已经多日没有合眼,饥饿与困倦折磨着他们的身心,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不得不坚守在这座摇摇欲坠的城墙上。
公孙渊站在城墙的一角,目光深邃地眺望着远方。
他的面容虽然平静,但内心的焦虑却如同潮水般翻涌。
魏国已经败退,汉国大军如日中天,连大汉天子刘禅都亲自督战,他公孙渊似乎真的已经没有了任何翻盘的机会。
然而,作为一城之主,他不能表现出丝毫的软弱。
他必须振作起来,鼓舞士气,哪怕只是做最后的抵抗。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而有力:“守城!”
这一声令下,士卒们虽然心中充满了不情不愿,但也只能咬紧牙关,再次拿起武器,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攻城战。
汉军的攻势如同狂风暴雨般猛烈,战鼓声、呐喊声震耳欲聋。
投石器将巨石抛向城墙,每一次撞击都让城墙摇摇欲坠。
士卒们拼尽全力,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汉军的进攻。
他们的箭矢如雨点般落下,试图阻挡汉军的步伐。
然而,汉军的攻势却越发猛烈。
他们利用云梯和攻城车,不断向城墙上攀爬。
士卒们虽然奋勇抵抗,但终究还是无法抵挡汉军的如潮攻势。
大汉天子亲临,翻身的机会或许就在眼前,每一个汉军士卒,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悍不畏死!
一处城墙被攻破,汉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公孙渊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壮之情。
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他拔剑出鞘,高呼着冲向汉军,仿佛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这座孤城的最后尊严。
士卒们也被他的勇气所感染,纷纷拿起武器,与汉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然而,尽管他们拼尽全力,但终究还是无法改变败局。
汉军的人数实在太多,他们的攻势如同潮水般无法阻挡。
最终,公孙渊被汉军俘虏,蓟县也彻底落入了汉军的手中。
在被押往汉营的路上,公孙渊回首望着那座残破的城墙,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他的梦想、他的荣耀、他的一切,都随着这座孤城的沦陷而烟消云散。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他公孙渊,岂能为奴为婢?
公孙渊占据幽州的日子,如同冬日里的薄冰,短暂且岌岌可危。
他的统治如同暗夜中的烛火,摇曳生姿却终归熄灭。
刘禅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怜悯。
他下令,即刻将公孙渊囚送至东市,执行斩首之刑,以此昭告天下,叛逆者终无好下场。
东市的刑场上,寒风凛冽,围观的人群静默无声,只听得见公孙渊沉重的呼吸和刀锋出鞘的锋利声响。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直到刀光一闪,公孙渊的生命便如落叶般凋零,他的故事也随之埋入了历史的尘埃。
随着公孙渊的死亡,幽州这片土地终于彻底回到了汉军的怀抱,结束了短暂的分裂与动荡。
刘禅深知,要真正稳固幽州,光靠武力远远不够,还需赢得民心。
他亲率文武百官,踏入蓟县,开始了他的安抚之旅。
蓟县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