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 第881章 增加教育拨款

第881章 增加教育拨款(1/2)

    乾清宫。

    这一次的御前会议还在继续。

    此刻肃王李弘壁提出的五年计划,并不单单是官员进驻地方。

    任何一个五年计划,从中央朝堂到地方官府,那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基于大明王朝的国情做出的决断。

    这第二件事,正是教育问题。

    正如先前朱棣和李弘壁二人私下商议的那般,程朱不能动,或者说科举不能动。

    历代朝廷,为什么要考四书五经,又为什么只考四书五经?

    其实也很好理解,历代贤才干吏那么多,能臣英才无数,难道他们就看不出这科考的弊病吗?

    可即便如此,这个弊病还是持续了这么久,那自然就有着它存在的理由。

    朝廷不是不想考实务考策论,不是不想筛选出真正的贤才干吏,而不是一些只知道苦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

    但问题在于,这根本就做不到,或者说违背了科举的公平性!

    实务具体怎么考,策论又如何出题,这都是摆在面前的问题。

    再者,如果突然改动科举考试内容,那这对于那些贫寒子弟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噩耗!

    他们没有多余的钱财去购买其他书籍!

    他们只能买一些传播最广最为便宜的四书五经!

    他们也没有任何背景也得不到任何臂助,可以了解天下大势,可以获悉朝堂政局!

    在这个消息并不灵通的时代,贫寒子弟只能在家中拿着那些最廉价最普及的四书五经埋头苦读,这也是他们参加科考的底气所在,这也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机会!

    什么书籍最为廉价最为普遍?

    只有四书五经,也只能是四书五经!

    一旦朝廷将这科举考试内容给改了,那天下间的贫寒子弟,将再无出头之日!

    整个大明朝堂,都将会沦为士绅缙绅的猎场!

    他们多的是银子,去购买那些新学书籍!

    他们多的是关系,去洞悉朝堂政局和天下大势!

    所以,科举不能动。

    但这并不代表着,李弘壁会就此罢休。

    四书五经,先贤圣言,确实是华夏文化的根基,也值得天下学子苦读铭记。

    但科举大考乃是朝廷的抡才大典,是专门为朝廷筛选贤才干吏的,而不是要一群群只知道张口仁义道德,闭口宗法礼制的书呆子!

    “以往会试殿试筛选出来的新科进士,在场诸位心中想必也清楚,大多都是些不通实务的书呆子。”

    “说得好听点,叫做储备官员,说得难听一点,那就是些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优秀的那些一甲二甲进士,直接让他们进翰林院或是进七部学习观政个两三年,然后才真正开始做官,但那些二甲吊车尾的和三甲同进士,直接就将他们下放到一县做一县主官,这是对天下百姓极大的不负责任!”

    此话一出,群臣脸色都很是难看。

    这位肃王爷终于要旗帜鲜明地对程朱动手了吗?

    李弘壁沉声道:“这些官员一张嘴就是引经据典,没有任何治理政务的经验,也没有任何实务知识储备,当面临州府郡县那一个个实际问题时,顿时就变得哑口无言,连最基本的解决办法都拿不出来!”

    “再加上地方士绅豪强坐大,这些新科县令要么选择与士绅豪强同流合污,要么就是被士绅豪强给架空了手中权力,甚至还要受辱于伧徒胥吏之手,这难道不是国朝最大的悲哀吗?”

    百官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开口。

    这其实也是科举存在的一大弊病。

    那就是外放为官的新科进士,表现得差强人意,甚至是太过愚蠢。

    不是被衙门胥吏耍得团团转,就是被士绅豪强架空了大权,沦为一个吉祥物,甚至还有的人直接与地方士绅同流合污,一起搜刮着民脂民膏。

    所以群臣听到这话,全都低下了头。

    李弘壁方才说的这些,他们哪里又不懂?

    毕竟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当初可就是一步步从基层爬起来的啊!

    但是问题在于,就算知道了科举存在弊病,可是又能如何呢?

    难不成将四书五经这主考内容给换掉就可以了吗?

    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却不能更改!

    因为四书五经一改了,那真正受益之人,反倒是士绅缙绅,而受害之人,则是贫寒子弟!

    这个道理,明眼人都知道。

    李弘壁自然也知道。

    “陛下,眼下四书五经还不能妄动!”

    “至于新科进士不通实务这一点,倒是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弥补。”

    “比如新科进士可经由吏部进行实务考核,考核通过之人方可直接出仕为官,考核不通过之人则降为州府县衙的佐官贰官,跟随在上任知府县令身旁,学习处理政务的能力,积攒实务经验,待到期满之后方可接替出仕。”

    “而与此同时,朝廷当增加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