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耕读传家,以安天下,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因为太祖高皇帝制定了优待读书人、养士取士的国策,所以一个读书人获得了功名,就会想方设法地攫取田地,这是所有读书人的共识!”
“然而一代又一代,传承不断,祖孙相继,兼并田地,成为本能,也是他们传承下去的资本!”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天下士绅又何其多也?天下缙绅又何其多也?”
话听到这儿,朱棣总算是听明白了。
原来周新这个直臣,早就注意到了土地兼并一事,甚至意识到了土地兼并的恶劣后果,但他却装作不知,是因为这么些个理由。
其一,贸然改革牵连太广,而先前的大明王朝并不适合这样做。
毕竟古往今来的改革家,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历史上的改革者,往往是时代一次向前大跃进的先驱,是处在风口浪尖的最顶端的人物,他们很容易就会被推上历史的风口浪尖,在各种权利和各方势力相互角力之下,最终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比如那吴国的伍子胥,比如那秦国的商鞅,比如那西汉的主父偃和桑弘羊,再如李唐的杨炎,再如那前宋的王安石……
不是身败名裂,就是满门抄斩,全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毕竟一旦涉及改革,自然就会触碰到现有权贵的利益,把他们往死了得罪,逼着这些既得利益者展开反击!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人自然就会拼死反击,寻到机会就会将改革者给赶尽杀绝!
改革意味着开陈出新,意味着从既得利益者手中抢走利益,这就注定改革是一条充满血腥死亡的道路。
而还只是对于改革者本身而言,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先前大明一直战事不断,倘若在这个时候改革,激起了那些士绅缙绅的逆反之心,大明甚至可能会有崩盘的可能,所以周新一直没有吭声。
其二,牵连太广,犯官太多!
因为兼并田地的士绅太多,而且兼并田地的人,还不仅仅只有士绅!
这就意味着,不管任何人真敢对这事儿下手,那他可能要与整个大明为敌!
正因为如此,周新才一直对此事闭口不提。
直到今日皇帝陛下主动开口询问,周新到底是忠君爱国,所以还是忍不住道出了实情。
不过言尽于此,他也没有提出什么解决的办法!
杨溥听得怒发冲冠,他还很年轻不过三十岁左右,他很难想象大明王朝为何会变成如今这副样子,而为什么问题症结会出在士绅缙绅身上!
朱棣见火候差不多了,轻咳两声笑道:“不必这么悲观,肃王李弘壁已经提出了解决之策!”
“土地兼并这个事儿,不是不可以解决,但必须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朱棣长叹了一声,心中无比怀念李弘壁。
果然不出这个家伙的预料啊,朝堂之上有眼光有见识的臣子并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大部分人一样,不愿说也不敢说,最后满朝文武仅仅只有一个李弘壁,敢直接说出来!
忠君爱国,无过于眼前这几人了。
看着皇帝陛下那阴晴不定的脸色,周新心中生出了些许不安。
这田地农桑都把持在士绅缙绅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皇帝陛下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若是贸然对土地进行改革,只怕天下瞬间就会大乱。
因为农业才是王朝的根本,别看皇帝陛下和中山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对朝堂各方面进行改变,可是对王朝最重要的土地他们先前碰都没有去碰过,所以这对君臣的这些行为并没有触及到士绅缙绅的根本利益。
只要不动土地利益,士绅缙绅就能够忍耐。
周新还在沉思,杨溥听到这话却兴奋异常,当即出言道:“臣愿为此尽心竭力,还请陛下示下!”
朱棣随即掏出了小本本,正是李弘壁留给他的,如何打破信息壁垒!
“简单,第一步,你通政司以后,将邸报办成两种,一种为内刊,也就是以前的邸报,上面的内容是只能让官员知道,不能让百姓知道,比如某些该保密的朝政国策,这就符合你先前说的那什么“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另一种为外刊,也就是朕之前说的大明新报,这外刊向天下百姓发售,至于内容就是朝廷近期的大政方针,比如眼下最近的大新闻,自然就是丰收伯解缙率领科学门徒培植育种土豆成功,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大肆渲染宣传,最好把丰收伯塑造成大英雄!”
嗯,这就是掺杂私货了。
杨溥虽然有意见,但是不多。
毕竟谁都知道,丰收伯解缙才因为培植育种土豆成功,而赢得了皇帝陛下的嘉奖青睐。
“陛下,如此行事,是不是有些太过……”
周新却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或者说他有些不太认可皇帝陛下的这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