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总计进行了十年时间。在这其中,总计进行了数千次观测,产生了高达万亿gb的数据。
至于另一条思路,韩阳则建造了一台巨大的中微子望远镜。
在这过程之中,一线科学家团队筹备了一轮极大规模的中子星碰撞试验。
而如此之多的水,其中的所有杂质加起来,总质量仅仅只有不超过一公斤。
一些理论物理学家和研究团队认为,这种被称之为“暗力辐射”所释放的粒子,会对中微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令中微子呈现出某种改变。
这个时候,科学界内对于暗力辐射猜测的质疑逐渐产生。毕竟,我们的观测精度都已经这么高了,已经达到了理论预测的要求,却仍旧未能找到证据,这很显然是理论体系出现错误了啊。
“这便是一个文明的科研底蕴所在。
其中一种走提高观测精度的路线。不管那种辐射多么微弱,只要我的观测精度足够高,同时排除干扰的能力足够强,就一定能将这种辐射找出来。
但这却意味着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如果暗力辐射的强度真的那么低,那么之前所设计的两套观测方案,暗力辐射望远镜和中微子望远镜,精度都无法达到。
这一修正在数学计算和物理推导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价值,看似值得尝试。
在最终得出这个结论之后,韩阳心中油然发出了感叹。
其次还需要考虑观测精度的问题。因为这种探测器不可能太大,太大的话,任何缺陷都会被中子星的恶劣环境所放大,最终导致工程上不可行。
一时间,这个猜测在人类科学界之中引发了众多讨论,在一段时间之内引领了科学界的思潮。
而能完成这些工作,最终将猜测提出来的人或者团队,必定接受过极为严谨且复杂的科学训练,自身也要具备极为杰出的素质才行。
这一进程持续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三年之后,实验物理学家们分成了两派,分别走向了两个方向,拿出了遵循两种不同思路的实验观测装置。
现在,人类科学家们将这一灿烂的成果呈现到了韩阳面前。
那么,如何在众多干扰之下,准确将这种辐射找出来?
一线科学家团队将有关中子星的详细数据不断回传到人类主舰队之中。位于主舰队的研究团队,尤其是实验物理学家立刻开始着手设计具备相应能力的实验器材。
统计下来,平均要8000个以上的研究团队,才能最终有一个团队提出猜测来进行后续评议和审视。
这个方案存在的几个障碍之中,中子星的庞大引力可以不必考虑。
首先进行建设的,是阵列中子望远镜。
事实上,同一时间,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模型总数高达一万个以上。而每一个猜测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或者多个极为优秀杰出的研究团队。
最终博士毕业之后,跟随导师学习数年时间,最终自己组建团队,独立完成几个小项目,证明了自己的研究能力之后,才有可能,仅仅是有可能进入到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研究团队之中。
任何天才般的想法,突破性的理论的提出,看似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提出的,但如果没有众多默默无闻的同行,真正的突破就不可能实现。
一颗探测器可进行的观测时长可能仅有几微秒甚至几纳秒。但如果我们能建造成千上万颗这样的探测器,源源不断的扔到中子星之上,观测时长是否就足够多?
既然如此,操纵物体直接撞击中子星,通过人工制造中子星星震的方式来获取有关于中子星的详细数据,就成为了惟一选择。
中子星引力太大,辐射太强,几乎不可靠近。而要设计出契合中子星实际的观测设备,又必须要对中子星展开极为详尽的观察,搞清楚它内部的详细结构及运动模式,尽可能掌握它的每一个参数。
因为在碰撞之中,整颗中子星都会发生相对应的改变。这改变虽然细微,却能透露出中子星隐藏最深的秘密。
而韩阳同时也看到,在前期研究遭遇困难,人类科学界寻找新路线的过程之中,众多科学团队提出的猜测远远不止这一个。
否则,提出的猜测就仅仅只是一个猜测而已,不具备任何探究的价值。
辐射和热量倒是需要仔细斟酌一番。能否制造出抵御中子星辐射和热量,保护观测仪器正常运转的材料,是这一方案能否成行的关键。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刻这台中微子望远镜尤为巨大。
它就像是一台巨大的放大镜一般,对准了这颗小小的中子星,试图察觉到它身上最为细微的变化。
虽然无法确定这篇论文究竟是否正确,但至少,在数学模型和物理推导方面,它很优美。
如今加上这一影响之后,最终估算出的暗力辐射的强度,应该比原本的估算低80%到90%左右。
因为探测器是自由落体状态的,所以会处于失重状态,不必考虑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