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德川幕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水师。
不过幕府控制下的水师多是一些只适合近海作战的安宅船。
安宅船体积庞大,约可乘载百人以上的军队。
虽然其航行速度并不快,但是战斗时仅需数十人的水手便能灵活操作,为其优点。
倭国水军常以安宅船为主力战舰,搭配关船、小早等较小型的快船作为护卫,构成水军舰队。
安宅船也有大型的,传说其大者可达50米长、10米宽以上,称为“大安宅”,江户年代曾在琵琶湖造过一艘五十米长的大安宅,但基本上失去机动能力。
不过德川幕府严禁建造500石以上的大型安宅船,并将倭国上下所有的大型安宅船全部收缴销毁。
以至于倭国上下只有6艘200吨的大型安宅船。
当初的福船时代,这些安宅船压根就不是明军水师的对手。
更何况如今的华夏早已进入风帆战列舰时代,建造中的新型风帆战列舰排水量已经接近3000吨了。
杀鸡焉用牛刀?
即便是华夏舰队中那些800吨的补给船,在他们面前也是庞然大物。
1000吨以上的盖伦帆船,对付这些安宅船就像是平时的打靶射击一下。
随着隆隆的火炮声响起,倭国的所谓舰队很快就灰飞烟灭了。
海面上到处都漂浮着船只的残骸以及挣扎的倭军水兵。
华夏的水兵则是举起火铳在船上自由射击。
尤其是一些好不容易漂到海岸上的倭军,刚爬到岸边就遭到了来自华夏战船的铳炮袭击。
出征前,陛下已经下了死命令,只要是拿起武器对抗华夏的倭人,一律格杀勿论。
这些倭寇肆虐大明沿海多年,此时的华夏士兵自然也不会对他们心存怜悯。
解决完江户湾的倭人水师之后,他们开始轰击江户的港口。
虽然江户并不是对外开放的港口,其港口规模远不如长崎港,但毕竟是德川幕府统治的核心。
1612年幕府还是将这里扩建成了一个大型的港口,取名为江户凑。
很快这个码头成为了江户地区著名的集贸市场,许多海鲜,粮食都在码头附近进行交易。
华夏水师驶入江户湾的时候,正是贸易的高峰期,江户凑附近人头传动。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警惕性低,实在是倭国的水师崩的有点快。
等这些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华夏的炮弹已经落到了市场中。
江户凑原本都就是一些木质结构的港口集市。
华夏的开花弹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不久后这里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大量惊慌失措的倭人涌入了江户城。
天正十八年(1590年),丰臣秀吉借故讨伐后北条氏,于小田原之战攻陷小田原城,没收后北条领地,德川家康入封关东,以江户为居城,江户城开始繁荣起来。
庆长六年(1601年)闰11月2日江户大火全城焚毁。
庆长八年(1603年),家康在江户开设了延续二百多年的德川幕府,着手增筑江户城,最大规模为拥有五重六层天守。
江户城从庆长十一年开始大规模建造,江户城东西约5.5公里,南北约4公里。
四周围有内壕和外壕,外壕周长约16公里。
有城廓两重,内廓的总面积264万平方米。
城内建筑宏伟,有望楼20座、城门36个,还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等宫殿。
尽管江户城拥有巨大的石垣作为掩护,但同当时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一样,其内部多为木质结构,极易着火。
江户凑的大火,着实让德川家光,吓了一跳。
好在江户城距离海岸线仍有一段距离,足足20多里,使得华夏的舰炮望尘莫及。
但是江户城外围的一些据点仍然遭到了华夏火炮的轰击。
更可怕的是华夏人趁着夜色占领了江户凑这个港口,并在港口外修建了一道防线。
此时德川家在江户城附近集结了8万幕府大军,自然不会坐看华夏军的登陆。
但是港口附近有华夏的战舰,幕府军还没有靠近港口就被战船上的火炮炸的七零八落。
为了振奋士气,德川家光派出自己的弟弟保科正之,率领5000德川家的精锐武士夜袭江户凑。
夜间不同于白天,舰炮的打击针对性比较差。
尽管发现倭寇的意图后,华夏的舰炮依然进行了射击。
但是这些德川武士还是趁着夜色摸到了港口附近。
此时一道巨大的壕沟横亘在了他们面前,正当这些倭兵思索如何越过壕沟的时候,港口上空升起了一些巨大的烟花,这些烟花在空中燃烧的瞬间将周围照的很亮。
这些倭兵发现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