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南越国算起还是从汉武帝设立交州算起,安南作为中原的领土都已经超过了一千年。
客观地说,安南的确不是在北宋手上独立出去的。
但是北宋在公元971年消灭南汉后,居然没有趁势收复交趾。
才是导致安南最终独立出去的罪魁祸首。
当时的“丁朝”立国只有几年,国内人心不稳。
而且交趾当时独立出去的时间很短,根本就没有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北宋作为中原王朝要收复那里轻而易举。
但是北宋却没有对趁势收复交趾,而是默认了它的独立。
南汉作为一个地方政权虽然对于交趾当时的独立负有直接责任,但是北宋这个中原王朝的默认才是根本原因。
更加可气的是北宋熙宁8年(1075),交趾居然拥兵八万攻入广西,甚至一度攻陷了南宁,大肆屠杀了广西近二十万军民。
我大宋打不过大辽,也奈何不了西夏,面对小小交趾的入侵,居然也是无力惩戒。攻入了交趾后便无力突破,在第二次白藤江之战中战败,最终只得草草议和。
明初安南又开始在边境搞小动作。
永乐大帝朱棣自然是不会再惯着小小的安南。
利用安南刚刚篡位的时机,强行护送前朝的陈氏回国继位。
黎氏派兵突袭护送陈氏回国的明军,并且将陈氏凌迟。
朱棣大怒,派总兵官朱能加封“征夷将军”,配印信。
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号八十万,实际不到三十万。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五个月的时间便歼灭了十多万敌军征服了安南。
原本明军是打着助陈氏复国的旗号,占领安南的,不过由于找不到陈氏的后代,明朝进行了直接统治。
明朝在安南重新设立行政区划,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设太原、宣化、嘉兴、归化、广威五州,直隶布政司,分辖二十九县;又于要地设十一卫、三所、一市舶司,并将鸡陵关改名为镇夷关,“大体上仍保持旧的组织而只稍加损益”。
如此,明朝将安南纳入版图,成为明朝直接统治的郡县地区。同时,明朝将安南纳入明朝的驿站系统,“开永安、万宁水路,设置递运水驿,直至钦州。又设马驿,直至横州”。
但毕竟安南已经独立400多年了,形成了一个主体民族(京族)。
大明的十多万驻军每年消耗白银300多万两,而收入最高的时候只有7万两。
可以说连底裤都赔掉了。
最终占领了安南二十年后,不得不放弃了这里。
明代以前征服安南最大的困难是军事,无论是北宋还是忽必烈对于安南军事上的进攻都失利了。
大明的失败,告诉李献忠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大明赔不起了。
如今的安南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实际上处于南北分裂时期。
万历二十年(1592),后黎朝灭莫朝,名义上统一全国,但越南继续分裂。
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两大家族不断发生战争,史称“郑阮纷争”。
而名义上的共主—后黎朝皇帝则完全是傀儡,处于郑氏控制之下。
这便为李献忠的出兵提供了便利条件。
几年前情报司就已经在安南布局了,傀儡皇帝黎维祺不甘心一直被郑氏控制,他唯一能够依靠的就只有中原王朝了。
历史上这个时候的大明早就自顾不暇了,自然不会搭理黎维祺的请求。
此时的华夏新朝李过让黎维祺又看到了希望。
首先商人梁三向控制安南北部的郑氏推销鸟铳。
越南还是使用弓弩为主,郑氏在得到了鸟铳之后,感到自己的军队战力大涨,一心想要消灭南部的阮氏集团。
此时的阮氏也同样得到了东琉球公司出售的鸟铳。
他们在花费重金购买了这些武器后,自然是要统一安南。
其实此前双方已经爆发了多次大战,不过谁都奈何不了对方。
乾熙元年三月二十日,双方越南中部的广平省爆发了大战。
由于双方都使用了大量鸟铳,使得伤亡剧增,一连打了三个月不分胜负。
郑主郑梉为了彻底击溃对面的阮氏军队,连忙从北部调集大量人马南下,致使安南北部的兵力空虚。
孙传廷看准机会率领2万华夏军攻入安南。
华夏军打着“拥立黎氏”的旗号,一路上的安南军几乎是望风而降。
很快他们便攻克了安南北部的重镇谅山。
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龙昇府的屏障门户。
谅山市周围被扣马山、巴外山等山岭及一系列高地所环抱,地形十分险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