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大唐小神探:开局被斩首怎么办? > 第474章 牙齿有问题吗?

第474章 牙齿有问题吗?(1/3)

    “谁是学堂负责人?”

    老者唯唯诺诺的站了出来。

    “你明子时之前,务必将学堂没来的人,名单交给我。”宋真居高临下的瞥了他一眼,“你知道,我住在哪里吧?”

    “知道,知道。”

    “冯都督,劳烦你了。”

    “雷国公,不用这样,大家都是......”

    “同僚。”宋真开怀大笑,让冯斯年心里松了口气,看来,这个年纪轻轻的国公,并没有想象中的臭脾气。

    换个角度想,如果你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做上从二品国公,你会不会狂?

    宋真相信,在冯都督的监督之下,那个正大学堂也不敢搞动作。

    他在回去贝州的路上,坐在马车里思考。

    “好像,一切都太巧合了吧?”

    自己查命案,然后在家族里突然发现线索,顺利得不可思议。

    底下真的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

    短短两发生的事情,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回放。

    宋真突然睁开眼睛:“对了,还有另一个关键证物!”

    牙齿!那颗被路人捡到的牙齿,除此之外,在现场还发现了另一颗大差不多的牙齿。

    他回到贝州之后,立即来到府衙,重新查看牙齿。

    “两颗牙齿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蛀牙。”

    没错,牙齿中间位置,应该是牙床处,清晰可见有一个洞。

    而且,根据牙齿表面的磨损程度来看,不太可能是一个有钱人家。

    众所周知,吃肉多的人,与吃素的人相比,牙齿表面应该磨损得更快。

    而这颗牙齿表面光滑,很显然不会是一个有钱人。

    有钱人家大鱼大肉的,怎么可能会呈现出这种模样?

    但是,她的蛀牙,又该怎么解释呢?

    经常蛀牙的朋友应该知道,通常不经常刷牙,食物残留在牙齿表面,就容易会得龋病。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经常进食甜食。

    “甜食......”宋真摸了摸下巴,好像互相矛盾了。

    大唐的糖食可一点都不落后,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甜食的摄取通常分为三个途径。

    首先,便是利用甘蔗提炼的蔗糖,其中,蔗糖又分为浓稠的液体和像石头一般坚硬的“石蜜”。

    甘蔗在周朝时期便从东南亚引进,到了唐朝,已经成为南方的一种十分常见的农作物。

    一开始的蔗糖,是百姓榨汁熬制而成,到了太宗时期,竺使臣上贡“石蜜”,深受太宗皇帝的喜爱。

    李世民于是派王玄策出使竺,希望能引进制糖工艺。

    没想到当时亲近唐朝的摩伽陀国国王因病去世,新上任的国王认为与唐朝相距数千里,他们向大唐俯首称臣根本不需要。

    王玄策从藩属国吐蕃里借了一支八千多名士兵组成的军队,单枪匹马把摩伽陀国给灭了。

    回国之后,他将两名制糖匠带回大唐,促进了中原大地制糖工艺的飞速发展。

    唐朝的制糖匠在学习竺的工艺之后,聪明的华夏人自主改良技术,最终制作出来的石蜜香味都要比竺那边的好吃。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渖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到了李治时期,皇帝又安排王玄策到竺作客,他带回来新的砂糖制作工艺。

    这是一次跨越性的进步,直接让糖的颜色从黑不溜秋进化成黄白色。

    除了蔗糖之外,还有一种本土发明的饴糖,也就是饧。

    早在西周时期,聪明的华夏人便掌握了制糖工艺,一直发展到唐朝,几乎每个百姓到了元正日,除了喝屠苏酒之外,必不缺少的便是饧。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因为寒食节禁火,所以只能喝冷粥,但是冷粥无味,百姓们于是提前准备点饧,将其混合在一起,成为饧粥,甜蜜又可口。

    最后便是以大自然的馈赠蜂蜜为主的甜食。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糖的价格可不低啊。

    根据《唐六典》记载,宝年间(742年)最普通的砂糖价格是十文一两,高级一点的“石蜜”十六文一两。

    一两糖能吃几啊?十文钱都能买两斗米了,普通人家会花着冤枉钱吗?

    所以,这就是矛盾的一面。

    宋真摇摇头:“也不对啊,吃糖不等于蛀牙,也许是一个不爱刷牙的大姐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基本上可以排除情杀的可能性了。

    即使在古代,不会有人喜欢一个满嘴口臭的女人。

    古代其实也有刷牙工具,别以为只是用手指头去抠牙,未免太看古人了吧?

    以前有公知过,人类第一把牙刷,是1770年约翰牛的威廉·阿迪在监狱里发明的。

    但是,考古打破了这个谣言,早在宋朝之前,聪明的华夏人便用木头钻几个孔,往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