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没等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动笔,赵广生那边就已经接到了来自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毕亮的电话。
对方没有半句废话,开门见山地问道:
“老赵,部里准备让中储粮放出80万吨大豆储备,你怎么看?”
显然,领导们也没有闲着。
而是在和他考虑一样的事情。
不过,赵广生的表情却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半点放松。
思索片刻之后才回答道:
“短时间内,应该可以稍微对冲一下期货价格,但从中长期来看,无法影响价格上涨的大趋势……”
电话那头,只剩下一阵沉默……
最后,还是有些受不了压抑气氛的赵广生继续说道:
“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只是供应基本限度的国内消耗,那么结合今年的一部分产量,大致可以维持到明年初夏……但如果考虑到企业和民众的恐慌情绪,以及金融市场上那些扫货的投机客们……”
实际上,他绝对不能算是个失败主义谋士。
但眼下的局面,也确实不允许他给出乐观的答复——
尽管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于14年前的1990年,但其初衷却并非为了应对粮食短缺而进行战略储备,只是因为连续的粮食大丰收导致部分地区严重供过于求,由国家出面解决粮食销售问题而已。
直到2000年,专项粮食储备才正式转变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并于同年成立了中储粮总公司。
至于明确其承担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任务,更是要等到2003年了。
距今不过一年时间,根本来不及攒下多少存货。
虽然能解一时之困,但要想和底蕴充沛的四大……至少三大粮商,以及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对冲,还是明显力有未逮。
作为现代金融行业的产物,期货市场发展到21世纪时,早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实物交割的范畴。
有时甚至能反过来主导实物市场的供需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靠单纯的放货来把价格给打压下去,那么仅仅“够用”的数量是绝对办不到的。
参考建国初期在上沪的“两白一黑”大战,非得拿出超量的物资储备,让那些投机商们要么吃到资金链断裂,要么吃到失去信心不敢继续囤货,才能平事。
而中储粮当前的储备,距离这种要求还是过于遥远了。
几秒……也或许是十几秒钟之后,对方才再次开口:
“那如果我们能获得路易达孚的支持……或者至少是中立地位呢?”
这个问题让赵广生有些意外。
毕竟自己此前没听过农业口和路易达孚之间有过什么特别的交情。
可是听毕亮的语气,似乎对此很有自信。
但问题是,四大粮商,他们偏偏争取到了眼下唯一没用的那个……
“意义不大……”
赵广生无奈地给出了和刚才一样的悲观回答:
“如果是主粮……包括玉米,那路易达孚确实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大豆市场几乎完全受北美控制,法国人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
一时间,场面似乎陷入了僵局……
随后几天的情况,和赵广生的预测几乎完全一致。
中储粮放出的80万吨库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市场的过热局面,但很快就被已经杀红了眼的下游企业一扫而空。
紧随其后的第二轮放货终于勉强摁住了这些企业顶着高价出海扫货的计划,但如果整个市场层面的焦虑无法得到缓解,那么也只能是扬汤止沸。
因此,必须得释放一些积极信号。
如果搁在以往,那除了继续放出储备以外,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毕竟,金融市场和舆论阵地,没有一个在自己手里。
就只能拿出真货来说话。
可是眼下,还真就有一个手到擒来的积极信号……
……
于是,9月初的一天,常浩南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让他和庄秉昌二人在三天后到科学院开会。
尽管庄教授这会刚回到蒙省没多长时间,但毕竟兹事体大,又是上级直接点名,所以肯定还是得折腾一趟。
相比于一个月前,这次会议的出席人数不多,名单上满打满算只有不到二十个名字,形式上也更接近传统的座谈会。
但规格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也更接近一个能直接做出决策的人员配置。
“有戏!”
常浩南刚一走进这间屋子,就马上拉高了自己的心理阈值。
而跟在他身后进门的庄秉昌,在经历了上一次大场面的历练之后,也表现得熟练了很多。
依次和在坐的所有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