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牌面拉满。
不出意外地,常浩南在现场看到了不少熟人。
同为航空动力集团、靠涡喷14和QC300两个项目入选的阎忠诚自不必多提,包括上一世由于歼10成军太晚而错失良机的宋闻聪,如今随着歼10A批量服役并形成战斗力,以及歼10E成功出口暹罗,也当仁不让地赶上了最后一班车——
实际上,在原来的时间线中,后者在2003年也顺利进入了第二轮评选。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一年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院士名额几乎被船舶和航天两部分给包了圆,整个航空工业系统的候选人全军覆没……
现在,也算是弥补了过去的遗憾。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科学院计算所,研究信息领域智能计算机,并在视频编码技术和机器视觉领域和常浩南有过交流的高闻,以及才和常浩南分别不久的沈俊荣……
按照惯例,仪式最开始应该由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长报告本年度的选拔情况。
但现在两边一起搞,按说情况就比较微妙。
好在目前科学院的院长陆永祥是当年工程院成立时第一批双院士之一。
因此干脆由他全部代劳。
上午十时整。
在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和如潮水般连绵不断的掌声中,陆院士手中拿着一个大红色的文件夹,准时走上讲台。
一直到他第二次伸手下压示意,整个大厅才逐渐恢复平静。
“各位院士、同志们,孟冬之季,山寒水冷,但这个大厅里却暖意融融……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欢迎本年度新当选的院士们!”
“……”
最开始的一段,自然是例行的套话。
但陆院士毕竟技术出身,因此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经过持续近四个月的两轮评选,共有59位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华夏科学院院士,63位工作者当选为华夏工程院院士,而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还有院士的单位、团队和家人代表……”
“……”
“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为688人,平均年龄72.1岁(不含资深院士则为67.5岁),工程院……”
“本次增选的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仅为57.86岁,相比2001年下降了多达2.06岁,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61岁,相比2001年下降了1.55岁,这体现出了我国在科研队伍年轻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大段内容说完之后,陆院士也意识到这会还没到颁证仪式,自己好像搞得有点过于郑重了。
于是,他暂时放下手中的稿子,稍微开了个玩笑:
“当然,平均年龄能有如此大幅度的降低,也多亏了今年有几名特别年轻的同志进入了院士行列……”
原本紧绷着的会场顿时放松了不少。
甚至有几个区域爆发出了轻笑声。
而常浩南本来就坐在前排的,又同时拉低了两个院的年龄,自然收获了最多的关注。
不过,刚才提到的年轻同志,其实也不只有他一个人。
科学院那边还有一位37岁的张亚平院士,同样称得上人中豪杰。
也收获到不少的掌声。
稍微活跃了一下气氛之后,陆永祥带着笑意,重新翻开文件夹:
“那么接下来,就有请我刚刚提到的年轻同志之一,也是同时作为两院院士代表的常浩南同志发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