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顺微微咋舌,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吐槽自家老师。
她摇摇头,岔开话题:“那,今年的诺贝尔奖,老师会接受?”
陆昀摆摆手,
“他不会去的。”
梁思顺不由得笑,
“那就是要拒绝咯~”
以诺奖现在的权威性,没道理会颁给一个不到现场领奖的人。
……
瑞典,斯德哥尔摩。
瑞典院。
安静的会议室中,十几名院士围坐一桌。
有人提议:“既然名单已经制定好了,那就发出去吧?”
但现场的氛围有些压抑,
没有人回答。
十几名院士全都看着常务秘书——
卡尔·大卫·阿夫·威尔森。
几十年了,他稳坐在那个位置上,已经成了瑞典院的精神图腾。
大家在等着他做决断。
老态龙钟的威尔森左右看看,目光又垂下,锁在那个名单上。
会议室里又安静了,
“……”
“……”
“……”
没人吭声。
就在大家误以为威尔森睡着了的时候,他忽然开口道:“我注意到,上面少了一个名字。在世界文坛,无视那个名字,相当于抹除20世纪之后的发展。”
他说的是谁,大家都知道,
lu,
那个伟大的作家。
问题在于,
“我确认过了。”
有人说:“伦敦那边的意思是,lu不会来现场领奖。”
其余人跟着劝说:“老卡尔,诺奖有诺奖的尊严。诚然,颁给lu是最合适的,但是他不来现场领奖,会让组委会难堪的。”
“难堪?”
威尔森呵呵笑,
“你对这个词的理解过于浅薄了。”
他环视一圈,心中感慨,
那些老家伙都离开了。
现在这些后继者,没经历过1901和1902年两次诺奖,对真正的“难堪”一无所知。
当时,lu风华正茂,把诺奖差点儿折腾得散伙。
威尔森又看看自己的手背,起皱严重,就像一个被抽走了水的干尸的手,
心里叹气,
今年的诺奖,或许是自己的最后一次了。
他说道:“加上lu的名字吧。”
“这……”
现场诸人面面相觑。
他们都很清楚,加上lu,就意味着其他人必然陪跑,
所以,当初始名单发给各大学后,就可以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准备年底的颁奖晚宴了。
会议室里议论声四起,
没多久,各院士开始表达意见,
“我不赞成。”
“名单已经定了,没必要再添加任何人。”
“确实,这样不合适。”
……
有五位院士不同意。
而其他人,则没有表态同意或反对威尔森,
显然,持观望态度者居多。
威尔森说道:“你们赞不赞成都无所谓。按流程,初始名单本就可以无须所有席位一致通过。”
摆明了揣着明白装糊涂。
lu不会来现场领奖,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而让他进入初筛名单,他获奖又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
这样,诺委会的脸往哪搁?
有人说:“老卡尔,这是脸面的问题。我们不能拿热脸去贴冷屁股。”
威尔森冷笑,
脸面?
诺奖在lu那里,就没有脸面!
就算有,也早在20世纪初被他踩烂了。
威尔森说道:“第一届的普利策-陆时奖,lu也没到场领奖。”
众人叹气,
普利策-陆时奖能和诺奖比?
再说,看看人家这个奖的名字,lu不到场又有什么所谓?
反正这奖就是他设的。
但众人也意识到,这样劝说威尔森没戏,
有人换了策略,
“奖颁给同一人,不合适吧?”
威尔森摇头,
“我们评奖应该摒弃那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客观地看,lu不配诺奖吗?”
众人交流视线,
确实,如果以作品说话,lu至少三个诺奖了。
但这种事……
“我不干了。”
忽然有一位院士站起身。
其他人中,有几个鲜明反对lu的院士看了,也蠢蠢欲动起来。
威尔森轻笑,
“你要退出瑞典院?”
瞬间,现场安静下来。
要知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