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美国没有“调剂”的说法,却有“调剂”的事实。
就比如小罗斯福,
他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难道到了大三再转读物理学?
那样的话,前面花的时间就全都白费了。
旁边的巴特勒不由得勾起一个邪恶的笑容,
“陆教授,你很懂美国嘛~”
陆时说:“我毕竟是《全球高校排名》的主要编纂人,这些门道还是清楚的。再说了,人家哈佛都这么玩,你们肯定得跟进啊。对了,你们不是要搞常春藤联盟吗?”
巴特勒点点头,
“是。我之前就听艾略特校长说了,‘常春藤’还是你起的名字。”
早期的常春藤学院只有:
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普林斯顿,
共4所。
而4的罗马数字为“v”,加上一个词尾“”,就成了“v”,英文的意思就是常春藤。
几人继续往前走,
路过的学生看到校长巴特勒跟着一个东亚人走在一起,不由得投来好奇的目光。
很快,有人认出了陆时,
窃窃私语四起,
“刚才那个是陆教授吧?我特别喜欢他的《颠倒》。”
“那部戏剧是挺不错,符合咱们美国。但他的戏剧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是!首相》,把垂垂老朽的英国讽刺得体无完肤。至于,我最喜欢的是《洛丽塔》。”
“对了,他是不是还是咱们学校的董事?”
“何止是董事!新闻学院他也有份。”
“倒也正常。他毕竟是《镜报》的大老板嘛~”
……
渐渐地,学生们变得蠢蠢欲动。
甚至有人拿出了书,想找陆时签名。
古德曼很狗腿地凑上来,
“陆爵士,给你。”
他递上一支笔。
陆时:???
“干嘛?”
古德曼做了个书写地动作,随后微妙地眨眨眼,说:“签字的时候,你会需要的。”
陆时白了对方一眼,正要吐槽,
忽然,有学生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叫道:“请问是陆时教授吗?”
古德曼笑笑,
“看吧,说什么来什么。”
陆时无奈,拔掉笔帽,转向那几个学生道:“没错,我就是陆时。有什么事吗?”
他问的同时在心里思索,该签汉语名还是笔名。
对面的学生诧异,
“你……唔……陆教授,你为什么拿出了笔?”
“啊这……”
陆时盖上笔帽,问道:“什么事?”
学生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巴特勒,随后问:“陆教授,你真觉得新闻学适合成立专门的学院吗?我们承认,他或许是科学,但是……”
不知是在整理措辞,还是后面的话有些难以启齿,
他“但是”了好一阵,愣是没说完。
后面的学生忍不住了,上前一步,
“陆教授,你觉得新闻学真的是科学吗?如果是,为什么要要求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双学位比率?如果不是,为什么要要求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双学位比率?”
两个问句一样,
但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
巴特勒皱眉,
“不要打扰陆教授。”
陆时摆手,开玩笑着说:“无妨,让他们畅所欲言吧。咱们不是担心新闻学院不好招生吗?不如借此机会解决学生们‘思想上的问题’。”
巴特勒环视一圈,
周围的学生越来越多,都在小声议论,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他不免担心,
“陆教授,你之前没有准备啊。”
如果回答不能服众,新闻学院的招生会更麻烦。
陆时摊手,
“我现在说‘无可奉告’,难道就没问题?我做媒体,深知这个词会被如何解读。”
“啊这……”
巴特勒有些头疼,但终究无法反驳,
“那好吧。”
只能充分信任陆时了。
陆时转向那些学生,问道:“你们为什么会觉得新闻学不是科学?”
那名学生说:“我觉得新闻学是服务业!”
陆时:???
震惊地问对方:“你是不是还要说,新闻学的本质是‘舔’?”
学生“啊?”了一声,挠头说道:“我之前还真没这么想过。但你现在一说,感觉确实有点儿像。”
陆时上下打量对方,
“你姓张?”
学生摆摆手,
“不不,我姓威廉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