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爵位给你。
比如三杨、李东阳、杨廷和、张居正等人,能耐大吧,但就是不给爵位。
文官非社稷军功不予封爵,那该怎么赏呢?答案很简单,加赠官职、恩荫他们的子弟当官,不用科举,不用考试,直接拼爹就能当官。
当然,这个操作并非明朝独创,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很流行,甚至于很严重,造成了冗官。
言归正传!
明朝从洪武二十六年到正德元年,规定文官一品到五品,有政绩的,退休致仕的时候都可以加赠官职。
比如你一辈子只干到吏部侍郎,到老退休时,朝廷一般会给你加个尚书衔,让你领着尚书俸禄退休。
换成武将就是,一个伯爵,病逝、战死后,朝廷会追封你为侯爵,侯爵的追公爵,公爵的追封郡王爵,比如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等。
而到了正德二年,刘瑾掌权后,极大缩小了文官、勋戚的加赠范围。
文官正一品、从一品,有政绩的,依旧可以加赠官职。
但正二品到正五品的文官……抱歉,没戏了,管你有多大政绩,品级不够,通通不行。
勋贵也跟着遭殃,要么你有军功,要么勋贵干着文官的活的,必须正二品以上,政绩显著,才能加赠官职。
换句话说,要是你文官品级不够,勋贵战功不够,那你退休前什么职位,退休后还是什么职位。www..cc
生前什么爵位,死后就还是什么爵位,想要个荣誉,简单啊,把品级提上去,把军功拿出来,没有?抱歉,这也没有!
再就是抑制恩荫,从洪武朝到正德朝初期,不管你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你有政绩、军功,你是有可能替你的子孙后代挣一个铁饭碗的。
爵位不现实,但那什么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千户、百户,国子监生、地方县丞还是可以想想的。
但刘瑾这么一搞后,不行了,要么你是正一品、从一品大官,还有显著政绩,那你的后人可以跟着沾光。
要么你勋贵上阵杀敌,拿军功给你的后人换个铁饭碗,要是都没有,那抱歉,这铁饭碗不给你。
最后,也是刘瑾干得最缺德的一件事,算旧账。
曾经是人死账消,只要你没有干谋反的事,没有参与十恶不赦的事情,那你人一死,旧账翻篇。
刘瑾掌权后变了,只要你干的事违背大明律,或者说违背了正德皇帝的意志,那你就得被清算,死了也要清算。
抄家、流放、坐牢、追夺加赠,反正只要有证据被他捏住,那他就得搞你,管你死没死,通通办你。
经过这么一搞,官职大幅度缩水,本来人多粥少,现在粥更少,朝臣的怨气可想而知的重。
再撤巡抚,想做个封疆大吏基本等于没戏,三司使回归,地方上又是三权分立,想当土皇帝,没戏了。
又削减加赠、恩荫,想要个荣誉,难!想给后人挣个铁饭碗,难上加难!
甚至于,还要追查旧账,人死账不消,得一辈子兢兢业业,保证不犯错……
文、武:……奸贼、逆贼、恶贼,阉狗,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带坏皇帝……总而言之,你他喵的真该死啊!(???_??)
就这操作,就这规模,别说刘瑾意图谋反,就算不谋反,努力当一个贤宦,他也死定了,无他,动了太多人的蛋糕了!
大臣们在弘治朝被皇帝捧着、敬着、宠着,哪里受过这种委屈?
不给你刘公公、立皇帝一点颜色看看,你真当文官都是文弱书生,勋贵都提不动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