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朝一十八年,号称弘治中兴,经济稳定增长,人口稳定增长,朝野上下也没发生什么大事,甚至于就连自然灾害,在弘治朝都很少。
突出一种天选之子的感觉,就仿佛这个皇帝就该他来做,也是因为弘治中兴,朱祐樘在历代史学家口中的名声大得吓人。
甚至于有人说,他是明朝最完美的一个皇帝。
红到极致就是黑,近年来,随着喜欢历史的人越来越多,爱看历史原文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朱祐樘的黑料开始被源源不断的扒出来。
比如他的幼年经历,什么太监、宫女自费养育他,什么张敏吞金自杀,只为了昭告他的身份……假!
太假了,简直把万贵妃、朱见深、汪直这些人的智商踩了个稀碎。
再比如节俭这件事,广为流传的就是朱祐樘极为节俭,主动削减宫中用度,主动节流,为天下人做表率。
然而,有人扒出了史书原文,说朱祐樘大兴斋醮,崇佛尊道,花费在佛道事上的金银,高达数千万。
以致于他死后,正德皇帝朱厚照给他办葬礼都拿不出什么钱,于是葬礼办得非常寒酸。
再比如他和张皇后的爱情故事,纯爱典范是吧?
……没人扒出过朱祐樘有过其他女人,争议其实很简单,就是他媳妇不行,更准确的说是,弘治朝的外戚不行。
能力不行无所谓,反正明朝的皇后娘家人基本就是给爵位,不给实权,国家养着你,但你不能有搞事的权力。
从马皇后、徐皇后,甚至是最后的周皇后,都是这样,张皇后家自然也是这样。
区别在于,其她皇后的娘家人那是真的不作,就是开开心心拿俸禄,安安心心过日子。
而张皇后的娘家……作,往死里作!
要么是在地方上为非作歹,占些民田,掠夺民财,欺男霸女,要么是直接进宫,调戏宫女、拿皇帝的帽子戴着玩。
据说,宫内一个太监看到张皇后的俩兄弟拿皇帝的帽子戴着玩后,当场气得要拿锤子砸死这俩鳖孙。
奈何,他俩有超级护身符张皇后,张皇后又背靠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
于是,最后的结果是,太监倒霉,忠心护主,最后让主坑死了……该怎么说你啊!
再比如承平治世的弘治年间,蒙古小王子基本年年来劫掠边疆,不是甘肃死了人就是大同被攻打。
明朝就像个傻子一样的,被小王子哄着到处跑。
也有例外,如弘治十年,小王子再次犯边,朱祐樘见状找了个老人来对付他,名字叫王越。
知道威宁海之战的应该清楚小王子,或者说达延汗跟王越的深仇大恨。
威宁海一战,王越、汪直领着骑兵,顶风冒雪奇袭鞑靼营帐,整得年少的达延汗孤身逃走。
这个仇他记得很清楚,于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可不管王越此时72岁高龄,他只知道他要弄死王越,洗刷耻辱!
最后当然没成,作为王阳明的偶像,明朝文官封爵的“三王”之一,名将王越岂是浪得虚名?
达延汗再次栽了个跟头,明明仇人就在城内,自己跟他就隔了一堵墙,但就是进不去。
损兵折将没关系,只要能进去就行,可惜,就这么一个“小愿望”,王越也毫不犹豫的给他打了个稀碎。
弘治十一年,七十三岁高龄的王越还打了一场“贺兰山大捷”,再次出塞打击蒙古。
就是战绩数字少得可怜,斩首只有42级,马和骆驼200多只,牛羊、兵器、仪仗物品比较多,有个几千。
然后,王越病逝了,达延汗没人能制了,继续有事没事抢掠边关,朝中没人能出塞跟他打,于是有了九边军镇。
正德皇帝朱厚照为什么要亲自去边关打仗,除了他本身好战之外,也跟达延汗多次抢掠,已经成为明朝的大患有关。
最后,关于弘治中兴,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认为这个时代就不该叫弘治中兴,而是成弘中兴。
意指成化、弘治两朝经济、民生的总体状况,两朝一起,才算得上中兴。
就像万历中兴,应该叫隆万中兴一样,毕竟所谓万历中兴也就万历皇帝起初执政那十来年,无冕之皇是首辅张太岳。
扯远了,说回正题,谈及弘治中兴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成化朝,有人概括这个时代为成化新风,有人将成化、弘治两朝概括为成弘中兴。
也有人纯粹把两朝分割开,谈起成化朝就是阴暗、残暴,民不聊生、兵荒马乱,要不说这个时代年号,都以为是崇祯年间呢。
而谈起弘治朝就是兴盛、繁荣,君臣一心,当皇帝的兢兢业业,做臣子的尽忠职守,似乎一切美好都可以在这个时代找到。
但是,事实呢?真的是这样吗?
话说历史对成化朝的评价很奇特,非常奇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