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这些部队全都抽走,一两年内打得过次波国和清军,也就罢了,如果拖下去,打成了持久战,国内再发生战事,可能就完全失控了。但是自己的到来,有没有影响到国内的历史走向,现在也无法判断。
既然这样,那就多措并举吧,把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干就干,是楚凡的做事风格,只想不做,何时成事?
第一,马上起草文书,调集两广卫所一万两千人,江浙两卫所一万人,即日赴京,不得延误。
第二,向戚家军下发军令,命其退守沈阳至辽阳一线,以一己兵力对抗次波军和努尔哈赤军,放任辽阳沈阳以北的纵深地带,将次波军和努尔哈赤军引入同一地区。
第三,向西藏古格国发出文书,命古格国调兵一万人前往大同府集结。
第四,向水卫发文,命水卫、肃州卫调集共三千人,到大同府与古格国合兵,水卫提督汪正升任大同副总兵,统领藏兵。第五,向户部行函,请军费五十万两。
第六,向内阁申请,派锦衣卫前往陕西米脂寻找名叫李鸿基之人,在米脂县收缴所有地主土地,责令当地不许养羊,米脂县所有李姓男人全部迁居到长安城,不得娶本地女人。
第七,向陕西布政使下发文书,责令撤除银川驿站,陕西所有驿站不许招录姓李的驿卒。
削儿余,花同书还能看得懂,毕克海城通阁的事期姓已经下令,再设防息文已经不人,调果兵力寸卫东北,无可厚非。
但是后面的就越看越糊涂了,咋的?肃州卫不用防御了?下方是藏区,上方是瓦剌人,夹在中间的肃州卫,一点兵力都不留?
还有,陕西米脂有人惹你了?这人姓李?你怎么和陕西姓李的过不去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杨镐先生已经年过七旬,七十一岁的老汉,本该在家抱孙子,甚至是重孙子,却被硬生生拉来当兵部尚书,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再加上现在辽东战事吃紧,戚家军一个闪失,京城就危在旦夕,老先生就要背黑锅,不得就没有个善终。
是以,真心是不想管这些破事了,这时候来个副手楚凡,可不要把他往前面推,自己能不管就不管。
为了不背黑锅,杨老先生连兵部的公文审批规定都改了。
过去,兵部所有行文,都是由下级的官员起草,分管的侍郎审核,最终由尚书也就是一把手签字才能签发。
看了这七份文件,老先生拿捏不准,但又很清楚楚凡才是来掌控大局的,自己若是不批,影响了楚凡的安排,少不得要挨皇帝的收拾,但是又不想担责任,索性改为了从今往后,兵部文书尚书、侍郎都有签发权,楚凡起草的文书不用再转给杨镐本人签发了。
哼哼,没点滑头精神,能安安稳稳做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上?
楚凡本来还想扭捏一下,找尚书先生,不要这样嘛,我还是尊重您的,您是一把手,我是副手,您还是要给我把把关嘛。结果老尚书没等楚凡找自己,却先抱着一摞文件找楚凡来了。
态度也很明确,你写的这些我也看不懂,你要干啥我也不明白,你就自己看着弄吧,我部阻拦,但你也别拉我给你垫背,咱们好好在这兵部混,井水不犯河水。
人家都这么明白了,楚凡能什么呢?行吧,那我就自己玩了?
于是乎,很快,七份文书分别送达。
首先收到文书的是水卫汪正。
看着兵部下达的命令,汪正很快就明白了意图。
老尚书不明白为什么敢将肃州卫几乎所有兵力都调到大同府,但是汪正很清楚,过去肃州卫主要职责是守卫现今酒泉,也就是丝绸之路上的敦煌、玉门一代。
现今这个时代,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肃州南北两侧的势力,南侧的藏族势力当然不用再防御,已经臣服于大明,且楚凡还是古格国的辅政大臣,肯定没有威胁了。
而北方的瓦剌势力,对肃州卫也没有威胁,因为在肃州北侧的额济纳地区,现在只剩下被楚凡贿赂走的部落哲哲。
哲哲收了楚凡的好处,连招呼都不打,就撤出战场,留下了准格尔在风中凌乱,之后并没有和明朝这边失去联系,按照楚凡的安排,老孙头悄悄的从甘州向哲哲输送着物资,要求只有一个,远离矿厂。
哲哲这个部落,本来也不具备单挑明朝的实力,收了好处,自然是去潇洒了,哪有时间再跟着别人来捣乱,何况现在额济纳中部已经没有瓦剌势力,和硕特被消灭后,准格尔已经带着残部返回了草原深处。
所以肃州卫南北都已经被平定,再放几千人纯属浪费。
水卫本来人就不多,带几个象征性的亲兵,汪正就上路了。
提任为四品的副总兵,当然是托把兄弟楚凡的福,汪正算是押对了宝,这把子拜的,简直比买彩票中奖还要爽,正所谓一让道,鸡犬升,楚凡迟早要回去主持大局,这一点汪正看的比谁都透彻。
第二个收到文书的是江浙总督府,从开放通商口岸开始,总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