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女讲道:“从前,某村有个旅店,有很多狐狸,经常出来迷惑旅客。客人们知道后,都互相告诫不要在这家旅店住宿。半年来,旅店门前冷落,店主人非常担忧,十分忌讳说‘狐狸’。一天,忽然有个远方来客,自称是外国人,看见旅店,便进去要住宿。店主人大为高兴,毕竟自己的门店已经许久不见有客人来上门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就要吃三年。这个外国来的客人,免不了要被店家狠狠地宰一顿了。来客刚进门,便有个路人着急忙慌地靠了过来,好心地将他拉到了一边,暗暗地告诉他:‘这家有狐狸!’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就把这个外来客吓得受不了,忙告诉店主人自己不在这里住店过夜了,说是要马上搬走。店主人一见来人要走,到手的肥羊要流失了,这哪能行,于是,极力地辩白说自家的店里面没有狐,更不会闹狐狸,再三解释央求,这个外来客人,才答应她住了下来。进入房间刚刚躺下,见一群老鼠从床下钻了出来,这位住店的客人意见,吓得他大吃一惊,急忙跑出屋子,高声大叫:‘有狐!有狐狸啊!’店主人惊问,来客说:‘狐狸的老窝在这里,你怎么骗我说没有?你这店家良心莫不是叫狗给吃了,这不是要害我姓名,又是做什么呢?’主人又问:‘你刚才看见的狐狸是什么样子?’来客说:‘我刚才看见的,又细又小,不是狐狸儿子,就是狐狸孙子!’但,总归该是狐狸吧。”
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就这样给讲完,惹得满座的宾客全都哄堂大笑不止。孙福源说:“小娘子,你既然不愿意让我们见见你的仙容,那我们今晚就住在这里,不走了,你们俩也别想睡觉!我今日就当得这个浪荡纨绔的公子了,我倒是要看上一看,究竟是我这个轻浮的子弟脸皮厚,还是你们两位的脸面挂不住,今日就试上一试。”狐女笑着说:“在这里借住不要紧,倘若我小有冒犯之处,请不要放在心上!”这话,一出口,满座的人全都顿感寒气阴森,汗毛竖起,全都知道了她狐仙的身份,当真害怕她的作弄,众人皆因恐怕她恶作剧,只得一起走了。但此后,这群狐朋狗友,嘴下不留德之人,几天就来一次,来了就找狐女互相笑骂。狐女也不恼火,还就十分的诙谐,以彼之道还与彼身,狐女每说一句话,无不使客人笑得前仰后合,再滑稽的人也难不倒她。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戏称她为“狐娘子”。
后来,有一日,朋友们在一起宴会。万孙亮坐在主人位上,孙福源和另外两位客人分坐左右,上边摆一坐榻,让狐女坐。狐女推辞说不会喝酒,饶是如此,这些浪荡之人,仍不饶她,还都在异口同声地请她坐下说话,狐女也不害羞,便欣然答应了,坐了下来。
酒过数巡,众人掷骰子,行“瓜蔓”酒令。其中一个客人犯令受罚,应该喝酒,便开玩笑地将酒杯推到上坐说:“狐娘子还很清醒,而我真的是喝多了,再喝下去怕是要丢人现眼了,请卖给小的我一个薄面,烦请你代喝一杯!”
狐女,心知肚明这伙人是要取悦与自己,于是就笑着说:“我不会喝!愿意讲一个故事,给大家下酒!”孙福源岂是省油的灯,连忙捂起耳朵,推脱说不听,知道娘子这是要指桑骂槐。跟他一起来的这些宾朋客人,也全都知道了“狐娘子”的伎俩,也就忙着附和。
众位客人都说:“谁骂人,就罚谁喝酒!”狐女倒也不尴尬,反而胸有成竹地笑说:“我骂狐,可以吗?”来座的宾朋客人,也就不再不饶人,说:“行!”于是都竖起耳朵,听她讲。
狐女讲道:“从前,有个大臣,出使红毛国。但是,红毛国有个奇葩的传统规定,那就是这个大臣一定要头戴一顶狐皮帽子去见国王。国王见了帽子很惊奇,问:‘这是什么皮?皮毛这样厚实温暖。’大臣回答国王,说是狐皮。国王说:‘这种东西,我生平从没听说过。那狐字怎么写?再说了,狐又是个什么物种呢?’大臣在空中用手比划着说:‘右边是一大瓜,左边是一小犬!’”
在座的人哄堂大笑。客人中有弟兄两个,一个叫陈所见,一个叫陈所闻,讽刺的就是见证事情的所见与所闻。正在此时,他们俩正好见证了孙福源十分窘迫,便说:“哼,你这狐狸女子,真是好生不检点,骂人如此隐晦,就听不出来吗?哼,这家里的那只雄狐哪里去了?任雌狐在这里放毒,侮辱我们,适合道理?”
狐女接着说:“刚才的故事还没讲完,就让群狗的乱叫声给打断了。请让我讲完它。国王见大臣骑着骡子,非常奇怪。大臣告诉他说:‘大王是不是见这个牲口,觉得陌生呢?让我实话跟您说了吧,这动物叫骡子,而且这还是马生的。’国王更加惊奇。大臣说:‘在中国,马生骡子,骡生驹驹。’国王又详细询问。大臣说:‘马生骡,是臣所见;骡生驹驹,是臣所闻。’”全座的人又大笑起来,这是由衷地佩服了起来狐女的口才,骂人能骂得如此可笑,还让人怒不起来,而被她开了玩笑的人,也只能是哭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