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 第1393章 不起眼但却很重要

第1393章 不起眼但却很重要(1/2)

    随着长安逐步临近春节,长安也逐渐变得越来越热闹,而如今大唐公元纪年因为印刷技术的再一次进步,成本再一次的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纸张的成本也在逐步的下降。

    在今年冬季的时候,大唐各个道州开始由隶属于文化部下属的太史局制定的大唐日历第一次公开对外发售。

    这个日历算是李恪为了建设大唐日报随之在大唐各地建设的印刷厂的扩充任务。

    采用最便宜最劣质的纸张,然后印刷出来的日历包含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包含公历和农历两种纪年方法,上面就像是后世的日历一样,也印刷了一些适宜和忌讳的事情。

    反正这些东西对太史局来说也不过都是小事情,将一年的时间大概算出来也没什么,都是传统艺能,它很便宜,这样一本日历被李恪压缩到了一文钱。

    这个几乎就是成本了,它不赚钱,算上运费的话,李恪最多允许它的售卖价格是2文。

    2文钱如果放到贞观初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对普通百姓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放到现如今的大唐来说,这个数字就不算是什么天文数字了。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消费的起,因为免除了农税等缘故,百姓的手里面都有了一定的资金,虽然看起来2文钱购买一本日历,对百姓似乎是有一些奢侈。

    但实际上这些日历上面所记录的东西,对很多百姓而言还是很重要的。

    之所以李恪急着推广这个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日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算是拓展大唐文化,拓展中国文化影响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要知道,随着裴行俭的中部华洲战区建立之后,大唐的纪年方法就在天竺,波斯等国家都迅速开始传播了开来。

    他们也许不会采用大唐多少年的纪年方式,但是他们却都采用了跟大唐相同的,就是如何计算一年多少天,一天多少时间的方式。

    因为大唐的方式是极为精准的,前所未有的精准。

    划分时区对现在的大唐太史局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时区划分完毕之后,对于各个地区的时间推算,自然都是以长安时间为基准,然后再进行推算出各个时区的时间。

    而这些当地的国家,对于这些计时精准的大唐纪元,自然都是非常的青睐。

    而为了配合推广大唐纪元和时间,李恪都已经让人将大唐的钟表出售到了波斯,拜占庭,阿拉伯这些国家。

    他们想要使用时间,自然就要使用这些纪元纪年的方式,不管他们如何命名这一年,是波斯某某皇帝几世多少年也好,还是波斯多少年也罢,都无所谓。

    至少他们的过年时间,每个月几号等时间都是跟大唐相同的,有这个就足够了。

    文明是时间的见证,而时间则是文明的载体。

    没有文明的见证,时间自然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同样,没有时间作为载体,文明也无法沉淀且变得浓厚。

    看似简单的日历,却是可以提升百姓对国家的参与感,代入感,以及归属感。

    因为在这个简单的日历上面,它显示的不仅仅是时间,更多的是数千年的文化积累。

    周易、节日、历史等等都浓缩在了这一本小小的日历上面。

    虽然今年的日历印刷的有些着急,但后面每年的日历还可以再上面印刷一些小故事,以历史故事为主体,用白话文包含有大唐的天文、地理、人文等所有的知识。

    固然每一页上面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但对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村庄的百姓来说,这些知识就可以极大的拓展他们的眼界!

    一千多年后的一个普通人为什么扔到古代都可以能变成一个才高八斗的人,就是因为无数信息的冲击之下,哪怕是被动接受的信息,都让他们的大脑里面充斥了极多的知识。

    这些知识在现代社会看似没有任何用处,但古代它所带来的影响可就太大了。

    同样,为什么这个时代的百姓那么愚昧无知,不就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接受任何信息的渠道嘛?而这日历,就是渠道之一。

    它的上面不需要多么精准,多么高深的知识,只需要记载很多常识就可以了,而这些常识对所有百姓普及下来都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而他们在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当中就是在了解中国文化,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当中就是在增加他们的归属感,让他们不断的重复的确认自己是一个大唐人的事情。

    可以说,这些知识是在连续不断的从潜意识里面暗示他们,暗示他们是一个大唐人!

    大唐27年新年之前最后一次大朝会,李恪坐在这个龙椅上,精神多少有些恍惚。

    虽然过去了一年,但总感觉就好像是过去了很多年一样,主要是这一年的变化也太大了,不说别的,去年他不过是一个皇子,但今年他已经是一个皇帝了。

    成为皇帝也就算了,现在他老爹跑到了海南广州那边玩耍去了,母后母妃晋阳她们都跟着一起去了,晋阳据说中间要回来的,后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